6年了,北大硕士毕业卖米粉的湖南男孩,现在如何?

2024-04-30 02:27

1. 6年了,北大硕士毕业卖米粉的湖南男孩,现在如何?

导语
最近,由于疫情引起的连锁反应,许多餐饮行业面临着倒闭的危险,使得餐饮老板纷纷转行。
很多企业对此大局势都无能为力,但是,一名斜杠青年张天一再次闯入了人们的眼帘之中,他就是那个有着北大硕士学历、却选择卖米粉的高才生。

他的做法曾经遭到过许多人的纷纷指责,但是,这次张天一却证明了自己的实力,他的霸蛮品牌成功通过线上转型,在困境中得到了重生。
一、斜杠青年

斜杠青年,顾名思义,就是有着多种生活方式的人。换句话说,也是不按套路出牌的人,张天一就是其中的一员。
1990年,张天一出生于湖南常德,有着国际湿地之称,张天一是大家眼中的学霸,也是带有着文艺标签的青年。
作为学生,他聪明俊秀,翩翩少年一般,在大学没毕业的时候,就考上了北京大学的法学专业,当时他的成绩是第一名。
在写作方面,张天一毫不落后,这可是他除学习之外的最大爱好,他执笔落字,写出来了具有人文情怀的很多小作,发表于各大著名的杂志和报纸中。
二、生意之子

除此之外,他还有一个身份,那就是经商。文商皆行的人才在当今,可是极为少见的例子,他曾经做过卖菜商人、保险员,甚至做过网店。
可见,他一直在不断挑战自己,19岁时,他就开始做饺子馆的老板,研究各种和饼,毕业时,他已经扩展了两家店面。
当时是在上大学,因此他的行为可以被归结为“勤学俭工”,大家除了纷纷对他竖起大拇指,没有其他别的想法。
毕业后,这个北大硕士生竟然要做一名北京米粉店的老板,而不是做高大上的作家或者法学家。他的举动可谓热议一时。
三、坚持自己

张天一是一个敢想敢做的人,也有着异于常人的自信。2014年,他根据自己喜欢吃的湖南常德米粉,创办了第一家店面“伏牛堂”。
从“老子要爽”到“着手实际”的想法,是张天一慢慢领悟到的,他认为,“粉、汤、肉”是一个好吃的米粉需要具备的基本条件。
因此,他还专门请来了湖南常德老家的一名专业的老师傅,就是为了保证配方的专业化和普适性。
他时时刻刻都在坚持着自己的风格,连店面的每个要求都是,他觉得,人的异化真是非常可怕,失去自己的特点等于异化。
四、现状

张天一曾说过,智商和智慧是不一样的,他喜欢比较偏执的人,而不是聪明的人。正是他的“霸蛮”风格,让很多人慕名前来光顾他的小店。
他的果敢使店面知名度越来越大,他的米粉又是正宗的好口味,大家纷纷想过来品尝,不到三个月,他曾经做出10000多斤的米粉销量。
如今,受疫情影响的他,转变为互联网销售的模式,一个月的业绩攀升,达到了不惊人不放过的30万业绩。
对于“斜杠青年”张天一,你有什么想法,欢迎评论

6年了,北大硕士毕业卖米粉的湖南男孩,现在如何?

2. 6年前不顾家人反对,北大硕士毕业卖米粉,如今过得如何?

每个人的选择都值得被尊重。
01
6年前,看过董明珠怒批一个北大硕士生的视频。说他不利用所学知识回报社会,而是选择去卖米粉。
董明珠批评得对不对?站在教育的角度上,她批评得对。站在选择的角度上,每一个人的选择都值得被尊重,自己的生活自己说了算。
02
她批评的学子名叫张天一,是一个湖南人,生于1990年。
熟悉张天一的人给她贴了两个标签,一个是学霸,另一个是文艺青年。
他从小就学习成绩优异,后来成为了北大的硕士生。在平时的闲暇时间,他会写一些东西,在很多杂志和报刊上都能够看到他的笔迹。

按理说,一个北大硕士生毕业之后,随随便便就能够找一个不错的工作。但是他却没有走正常的道路,而是最终选择开了一家米粉店卖米粉。
当时家里人知道了他要开店的消息后,他们是拒绝的。学了这么多年的知识,最终毕业卖米粉,这些钱不都白花了吗。
纵然是家里人反对,他也一直坚持着。在他看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是没有错的,只有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才会有一个完美的人生。
03
他的初衷就是把家乡的米粉给宣传出去,让更多人吃到。
最终家里人也拿他无奈,只好让他做做看。

最开始,他的店铺的生意是不好的,她一直坚持着。后来决定做家乡的特色味道,请来了一位老师傅,但是米粉店还是没有什么起色。
郁闷之下,他写下了一篇《硕士生为什么会卖米粉》的文章,里面讲到了创业之路艰辛。店里的手艺没能让他的米粉火起来,自己写的文章火起来了。后来在这篇文章的推动下,他的米粉店来的人一天比一天多。
后来人民日报也采访报道了他的事迹,彻底让她成了名人。他的米粉被打上了北大硕士生标签之后,许多外地人都慕名而来。
后来,随着名气的不断提升和味道的正宗,一个月平均就能卖掉3000斤米粉。

市场有了之后,他决定再次紧跟时代步伐,研究新的米粉系列。后来还开放了网络销售渠道,仅仅一个月的时间,她卖出了30万份。
04
随着米粉店越来越火,引来了很多投资机构。随着资金的注入,他的店面得到了扩张。2018年,他开始品牌宣传,并且成立了相关的团队,一度成为了商界名人。

当初家人极力反对,现在来看,他的选择是正确的。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大学生毕业之后不一定非要找一个工作,完全可以喜欢什么做点什么。只要是足够努力和付出,总有一天会得到回报。
05
他的成功是有多方面的加持的,北大硕士生是关键,米粉店的想法是其次。生活中不缺少有学历的人,而是缺少有想法的高学历人才。

3. 北大硕士不走寻常路,毕业后开店卖米粉,他如今怎么样了?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世界之大,时机之多,各行各业都有不一样的人才,获得各种各样的胜利。胜利并没有一个直接的定义,没有明白的办法来教人胜利,由于是多种多样的,胜利不可复制,同时也不可能有人靠模拟而获得胜利。
房地产大亨王健林的胜利是在房地产产业中起起伏伏拼搏而来的,马云的胜利则是紧抓互联网开展趋向,推进网上购物事业的开展而来的,马化腾的胜利是应用科技的开展,推出许多受人喜欢的软件而来的,特别是QQ,占领一代又一代人的青春。

他们的胜利各不相同,却又一样耀眼,他们都在各自的范畴发挥着本人的优点,发明属于本人的辉煌,他们都有属于本人无独有偶的胜利。
而北大的硕士张天一也走出了属于本人的胜利之路,这条路与传统高学历人才所走的高材高薪之路不同,在他毕业后,他没有选择进入企业工作,而是本人创业,最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他所创之业与他的专业毫不相关。
面对父母亲人的质疑,同窗朋友的不解,他一直坚持本人的目的,他深信本人是正确的,在他的不懈努力下,他的共同之路也走出宏大的胜利,而往常他仍在不时行进着,从不曾懈怠。
一个人的胜利与家庭环境对他的早期培育离不开关系,在孩子生长的初期,假如父母给予的是积极正能量的观念,那么孩子就会从小养成良好的品德,在孩子学习时,父母给孩子传输正确的教育观念,协助他培育兴味喜好,那么孩子就能够找到本人的专长,开展本人的优点。
张天一的父母就是这样,他们对张天一的教育非常注重,在张天一小的时分就对他停止严厉的培育,而且注重他的全面开展,在张天一小的时分,父母就为他报名了许多的兴味班,让他能够积极主动地发掘本人的喜好,再依据他所展现出的天赋,制定他的相关培育方案。
在父母的悉心布置下,张天一健壮生长着,而且在坚持着成果优秀的同时还培育了许多的兴味喜好。

在张天一考大学期间,家人们对他满怀期许,而这个优秀的少年也没有让家人绝望,胜利考入北京大学,攻读法学专业。
在大学中,张天一也没有放涣散怠,而是继续斗争着,众所周知,法学是一个充溢艰难的专业,但他却迎难而上,遇到艰难从不畏缩,不时应战本人,为本人的大学生活也获得称心的答卷,在大学生活临近序幕时,张天一又考取了北京大学的硕士,他在这片土地继续挥洒本人的青春。
“条条大路通罗马”,在北京大学读书的张天一不同于一些同窗们想要进入高企的毕业目的,他想要开一家米粉店,面对身边人的不支持,不了解,张天一都没有畏缩,而是坚持本人的幻想,往常这家名为“伏牛堂”的米粉店已遍及全国,张天一也靠此赚得盆满钵满。
在刚刚步入大学时,张天一就对本人的人生做过规划,在他的料想中,本人的大学生活是平淡无奇的,与千千万万的大学生一样,奔走在校园中,为考试拼尽全力,在毕业后,靠着本人的高学历找到一份好工作,为生活而奔走着。
但这样平淡的生活是张天一不愿承受的,所以他在大学四年中,就对本人的将来想要从事的事业停止了考虑。

在行将分开大学时,张天一宿舍的兄弟议论到了将来,当他们问到张天一想要做什么时,张天一自信满满地说到“我要卖米粉”,室友们一时没有反响过来:为什么张天一会选择和本人专业毫不相关而且并不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这样一份工作呢?
面对室友们的疑问,张天一解释到,本人的这个方案曾经规划四年了,而且还准备好了启动资金,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在毕业后,张天一带着本人的团队在北京开了第一家“伏牛堂”,与其他商铺不同的是,这家店的选址并非人口密集之地,而且人流量也不大,就当人们以为张天一不会做生意,不会选址时,张天一采取不同的营销战略,一下翻开了知名度。

在当时,群众点评横空出世,一时间吸收无数人群,于是张天一便想到在群众点评上推行本人的产品,他经过互联网的宣传,让更多人晓得了他们的米粉,而且还经过各种促销活动,一下吸收住了民众的眼光,使他们对这个重生的产品产生猎奇心,并勇于尝试。
就这样,“伏牛堂”的知名度一下进步,越来越多的人爱上这款米粉,越来越多的订单呈现在张天一面前,他的生意江河日下。

在张天一北京店日益兴隆的状况下,他决议将分店开遍全国,让全国人民都吃到本人家的特征米粉,于是“伏牛堂”在全国范围内开设分店,开端挂牌停业,而且它还坚持着本人的特征:开设在偏远角落,愈加激起了人们寻觅的猎奇心。
随着停业范围的扩展,更多的人晓得了这家店,而且也很多人晓得了老板的故事,许多人都抱着试试北大高材生的独家秘方米粉有什么特别之处的想法,来尝试“伏牛堂”。随着品牌影响力的扩展,张天一的收入也越来越多,往常已年收入上亿。

张天一另辟蹊径,走上胜利的故事通知我们胜利不止一种方式,假如想要胜利,就必需寻觅合适本人的办法,只要找到与本人兴味想契合的事情,才干事半功倍。
同时也给我们新时期的青年人新的启示,只要找准放向,再付出努力,胜利就是时间问题了,深信本人能够胜利,再加锲而不舍的努力与持之以恒的毅力,这就是胜利的秘诀。

北大硕士不走寻常路,毕业后开店卖米粉,他如今怎么样了?

4. 6年了,不顾家人阻拦非要去摆摊卖米粉的北大硕士,现状如何?

国家这么多年在教育资源上的投入,那是非常巨大的,所以有些人会说每一个成绩不好的小孩,没有学到一些东西的小孩,出去之后不能凭借自己的知识生存的小孩,有着高水平学历却浪费没用的小孩,都是愧对国家的。当然在人生面前,选择都是从自身出发,每一个人都是如此,即便是学霸也有这样的资格,今天要说的主人公,也应当是如此,虽然他作为一个北大硕士,选择去卖米粉,很是被唾弃了一番。

张天一出生于湖南常德,从小就是一个学霸,家里面的人费尽心思提高他的成绩,他自己也发愤图强。而且对于学习他是完全不排斥的,甚至乐在其中,还把自己弄成了文艺青年,写得一手好文章。虽然高考的时候成绩并没有够上自己的理想院校,但是张天一并不气馁,之后成功考上了北大的法学硕士。

同时在这期间,他还出版了很多书籍,发表了不少的文章,拥有了一批小粉丝。这样的人怎么看都将会是有大出息的,是会为国争光,做些与众不同的事业的。张天一刚开始的工作也确实与众不同又意料之中,比如说担任过杂志《潮生》的主笔等等等很有文化的工作,但是除了法律和文学,张天一从不敢跟自己的父母说,自己最喜欢捣鼓生意,卖保险发传单摆地摊都干过,虽然父母知道那时候他有一个饺子馆,但也都认为那只是在校期间,张天一的一个实践。可惜张天一毕业后决定,打破了他们的这个认知。

张天一决定要开一家米粉店。湖南米粉是非常常见的一种食物,但是品牌却没有打出去,张天一就是看中这个,尤其还是自己家乡的米粉这么好,却没有被全国人民知道,没有被推广出去过,他觉得太遗憾了。于是虽然父母反对,亲戚耻笑,朋友不理解,他还是开了自己的第一家小小的米粉店,叫做“伏牛堂”。可惜的是,常德的米粉店油辣油辣,北京人并不喜欢啊,于是生意毫无起色,他也并没有他刚开始的那种意气风发了。

为了纾解这种郁闷心情,本来就是作家,文笔又很好的张天一在网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叫做《我硕士毕业为什么会卖米粉》,这种学历和职业的落差一下子吸引了大家的目光,和文章一起爆火的自然还有他的米粉店,北大原校长还特意去店里鼓励他,支持他的创业梦想。不过有掌声,当然也有骂声,著名女企业家董明珠就在《中国青年说》中怒斥他,没有利用自己所学干一番事业,反而去卖什么米粉,简直就是浪费国家资源。

但是张天一没有管那么多,依然在开自己的店,还通过多次试验之后,弄出了自己的招牌米粉——速煮牛肉粉,销量竟然达到30万份。之后各方资本入驻,“伏牛堂”也从小小的米粉店,变成了全国连锁店,每年营业额都有2亿元。

5. 湖南小伙北大硕士毕业后开米粉店,赚得5亿身家,他是如何经营的?

湖南小伙北大硕士毕业后开米粉店,赚得5亿身家,他是用自己的智慧在努力经营。
每个人的成功都有迹可循,在这件事情中可以看出这名北大毕业生是一个有想法的人。在北大毕业之后,24岁的他决定认真卖米粉,不会就学,回到老家之后连吃了134家米粉店,一天要吃十几碗,经过不断的对比之后终于选定了一家店,并将自己的事业做了起来,也正是因为自己的努力才见到了胜利的果实。

1、这个事情是怎么回事?
北大硕士毕业之后来到老家学习米粉技术,在偏僻的巷子里找到了一家自认为非常不错的店,在说明来意之后,店家并不愿意教他,北大硕士就频繁的来到店里与这名商家进行交谈,经过不断的努力之后,商家也看到了他的诚意,将自己的所有技术都交给了他,他也经历过失败,但是因为一个偶然的失误,在购买原材料的时候将辣椒买错了,顾客之后感觉到非常赞赏,于是在售卖的过程中他不断的创新,终于将店铺做了起来,直到赚了5亿身家。

2、大学生创业有哪些事情需要注意?
从这件事情中可以看出,这名北大毕业生在毕业之后找到了自己的路,并为之坚持努力了下来,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大学生创业来说切记好高骛远,只有找准一件自己喜爱的事并为之坚持下来,才可以让自己获得成功,希望每个人都能够认识到这一点。

3、我的个人看法是什么?
我认为每个成功的人都有其独到之处,这名大学生与其他人有一个非常大的区别,那就是接地气,希望每个人在生活中都能够了解身边的商机。抓住机会,才能让自己获得巨大的成功。

湖南小伙北大硕士毕业后开米粉店,赚得5亿身家,他是如何经营的?

6. 6年了,不顾家人反对,北大硕士毕业卖米粉的湖南男孩,如今怎样?

如果用一句话来评价的话,我要说他的霸蛮米粉是成功的,但是他受过的教育是失败的。我们的教育资源真的已经奢侈到可以随便丢弃了吗?他的法学硕士学习到的法律知识最终沦为了店铺广告牌上用以招徕客户的宣传词。有人说,学习的目的是什么?不是改变命运吗?那么这位北大硕士张天一凭借着卖米粉改变了命运,他成功了!

是啊,他确实是成功了,但是他得到的教育成功了吗?我们应该反思一下,我们的教育仅仅是为了改变命运,仅仅是为了所谓的成功吗?远远不是,我们的高等教育,原本应该有更深远的使命。我们的教育不应该“学以致用”吗?张天一所学的法学专业在他从事的米粉行业有用吗?如果早知要去卖米粉,何必去上北大?不是浪费教育资源吗?

前有陆步轩,后有张天一,从他们个人角度而言,他们都很成功,但是他们的成功更应让我们重新去审视我们的高等教育,他们另辟蹊径的成功是我们教育的失败,是我们宝贵教育资源的浪费。我们的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渠道畅通吗?如果法学专业的学生能够成为知名律师,文学专业的学生能够成为作家,物理学专业的学生能够成为科学家,我认为这样才是我们的教育真正的成功!
再来说说专业的选择,我们目前高考后选择专业的填报,很多的家长和孩子都是很盲目的,不知道自己适合什么,喜欢什么,这样常常会导致报专业时没有很好的做出选择,学生选了专业后发现不适合自己,之后转专业,甚至刚毕业就改行,从来没有考虑过从事本专业的工作。很多孩子和家长在报志愿时都没有想过自己究竟要学什么专业,报志愿时的依据不是自己的喜好,而只是被动的选择。我曾问过一些高考孩子的家长,孩子计划选什么专业,家长的回答是,看成绩吧,能上什么就上什么。家长做出这样的选择也很无奈,也是实情,但是我在想,我们的学校不应给予家长适当的指导吗?

现在从事高考报志愿的机构也开始繁荣 ,说明社会上有这样的需求,那么我们的教育机构能否也去调研,去满足一下家长们的需求呢?希望我们的教育资源能够不再浪费,希望我们的孩子都能选择到适合自己的专业,希望我们的高等教育能够学以致用,希望另辟蹊径的成功不再成为社会关注的典范。希望我们的北大清华学生能够更多地取得成功,当然不只是平常人口中的成功,而是真正意义上的,学术上的成功!

7. 北大硕士:我毕业为什么卖米粉

2014年我即将结束在北大的硕士学习生涯,也面临着毕业的选择,我选择了开一家米粉店。 就亲友的期待而言,我或者应当去律所,或者应当去机关,或者应当出国。从6岁上小学开始当学生一路过来,评判我个人价值的标准非常简单,就是考试与得分,所以我思考的问题大多关注在是什么,即标准答案是怎样的,而很少放在为什么上。
现在即将进入社会了,我发现自己的身份不再是学生,我同时也发现过去事事都有标准答案的日子一区不复返,很多人生选择如果不问个为什么,你就无法为它找到合理性基础。 比如有的朋友告诉我,他要留在北京,要通过奋斗在北京有车有房,我便疑惑,要有车有房而不是当国家主席,为什么要付出这么大的机会成本在北京实现这一在任何一个三线城市都很容易实现的目标。这时朋友便会抛出另外一个论点,北京的机会很多。可是在我看来,北京的机会是有门槛的,比如在没有户口之前,北京的一切福利都和你无关,所以这里面还是存在着一个机会成本的问题。
连续着问了无数个为什么后,我开始畏惧每天挤两个小时上下班的律师生活,也畏惧循规蹈矩的公务员生活,最后简直不知道自己去干什么好。 持续了大半年后,我想通了,因为这么几件事。
第一件事,是我去驾校学车,和驾校的教练聊天,对话如下: 教练:你们大学生都好找工作吧? 我:嗨,不好找啊,形势不好啊。 教练:你们一毕业出来工资水平大约是多少? 我:七八千差不多吧。 教练:嘿!那工作还不好找啊。我小学毕业,觉得全国就业形势好着呢,到处都是工作机会。这也是我图舒服,当驾校教练,原来开出租挣得多。就是我啥也不会,去工地搬砖,还一天300管吃饭呢。怎么工作就会不好找呢!
这件事情让我忧豁然开朗之感,如果找工作的定位仅仅是谋生手段,那我发现我的谋生手段有一万条更多,而绝不仅限于这么两三条。当然,道理想起来容易,但是做起来并不容易。就像北大的那位卖猪肉的校友,哪怕已经做成企业了,演讲词还是要一个劲地说对不起母校,给母校丢人。人毕竟是社群动物,都得在乎家人、周围人的期待和目光:是大学生,就得做大学生“应该”做的事情。
给我触动更大的一件事,是我的导师吴志攀先生给我的教导。在我的硕士毕业论文致谢词里面,我曾经写下了这样的一段话: “无论未来如何,能够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体验过程而非结果,生活着而不是生存着。纵使将来去扫大街,若能获心安,也自认是人生大温拿。” 这段话在我看来,是表达了我的关于人生的想法。结果先生看到以后,就批评了我。他告诉我,环卫工人和其它职业一样没有任何区别,都是社会不可缺少的部分,所以我的表述有问题。这时我才想起先生经常对我们的一句教诲:“岗位无高低,只是分工有所不同。”
通过这件事情,我读出来了事情根本就没有“是大学生做的”和“不是大学生做的”的区别。任何一件事情,只要做好,用心去做,最后都能够对社会有所贡献。
我的另外一个顾虑,是学习了六年的法律,却从事和法律没有关系的工作,好像有一些浪费。但很快我也就想通了,法律在我看来,除了具体的条文,背后更重要的是它的精神和思维。六年法律学习带给我的,其实并不是某一个具体的知识点,法条我早已忘记了大半,更主要的是我由此敢腆颜地说自己掌握了一些法律、法学的思维与做事方式。用一种思维去做事情,我觉得行业就不一定那么限制了,就像互联网思维,你可以拿它去做互联网,也可以拿它去做金融、房地产、餐饮。这样看来,假设世界上有一种法律人思维,那我拿它来做餐饮,似乎也可以。
心理的负担都七七八八卸下得差不多,我开始认真考虑开餐馆的问题。我开始问我自己,我的理想是什么? 这里不得不再次提到“岗位无高低,分工有不同”这句话,道理每一个人都懂,可是做起来并不是那么容易。大概这也是小学文化的驾校教练觉得工作好找而我这样的大学毕业生觉得工作不好找的根源所在,不是不好找,而是很多工作看不上。
我想,如果有一天,我们的社会不再以“北大学生卖猪肉”、“清华学生当保安”这样的新闻当炒作和噱头,我们尊重每一种生活方式、尊重每一个职业岗位时,我们的这个社会才算是一个正常的社会,或许我们很多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至少,大学生就业,不会如此困难了。 这就是我的理想,去开一个餐馆,坚持自己的选择和生活方式。就像《寿司之神》里卖了一辈子寿司的二郎,因为尊重职业,所以获得他人的尊重,大概我的人生目标,就算是实现。 我最后联系了三位朋友,和我一起来做这件事情,这也让我很受鼓舞与感动。这个团队里,有硕士、有MBA、有公务员,我们经营米粉,也经营一种生活方式。
我究竟想开一家什么样的餐馆?本科时已经经营过两家小餐馆,开小餐馆的经验是有了,这一回能不能做一点不一样的东西出来? 这里不得不提的是,雕爷牛腩、黄太吉这样风头正劲的用互联网思维操作的餐厅给了我很大的鼓舞与启发。但在实地吃过雕爷100元一碗的牛腩饭和黄太吉十几块钱的煎饼果子后,我却发现前两者运用所谓的互联网思维只是通过强营销提高了顾客的期待,却并没有在实质上改善顾客体验,同时顾客还需要为营销成本付账单。 互联网思维做产品本质上是一个快的、爆炸式的东西,而餐饮实际上是一个慢慢积淀的东西。这两者综合在一起,快慢之间,便容易脱节。黄太吉的名声是大了,可是产品却未必改进得那么让人满意。 在餐饮业和互联网之间找一个平衡点,我认为关键在于卖什么产品:有没有一种容易标准化操作、能够代表相当一部分人的口味、蕴含了我们的文化传统与内涵的食物?
最后,我想到了常德牛肉米粉。米粉是南方人的一种主食,从某种程度上可以和北方的面条对应。而我的家乡常德,正是把米粉当做每天早餐主食。常德的大街小巷都充满了这样的米粉店:十几张桌椅,五六个小炖锅,锅中,汤水翻滚,牛肉飘香。煮粉的水、牛头汤头、始终保持着小小的沸腾,香料的多层次味道、牛油的醇味、汤头的鲜味、辣椒的香味、牛肉的肉味,俱在慢火熬制中盘旋蒸腾,纠缠不休。若有客人进店,一碗千呼万唤的米粉在滚水中沸腾一二,浇上汤头、牛头油码,撒上几撮香葱,滴上数滴香油,抹上一二胡椒粉,、红、白、绿三色交融,实在是人生一大享受。 更重要的是,常德米粉的准备工作主要在前期,牛肉、牛骨汤需要提前约十小时熬制好。而等到真正操作的时候,从煮粉到出餐,全部过程不超过30秒。长时间的熬制,复杂的配料,是中餐的灵魂与哲学,但极快的出餐速度,又使得这种食物在某种程度上具备了标准化操作的可能性。如果说有人可以把煎饼果子、肉夹馍经营成中国的汉堡、热狗,那我想米粉这种有着巨大的地域代表性的食物最终被经营成中国的意大利面,也可以展望定。从2014年2月份开始筹备,回到常德,走街串巷地吃遍了常德的每一家米粉店,一天吃一碗是享受,一天吃十碗则是噩梦,我的一位合伙人和我开玩笑说,吃米粉已经吃得菊花冒火。 最后,我们选了一家口味最正宗的米粉店,经历了拜师、学艺一系列的过程,又进行了标准化提炼,买了一把小秤在无数个夜晚里面一小勺一小勺地称量每一种中草药、配料的分量,又通过常德餐饮协会邀请到当地最有名的几家米粉店的主厨品尝,最后才制作出这几张配方。
2月中旬回到北京,开始找门面,走遍了北京城,最终蜗居在了金台夕照的环球金融中心。再把相关手续的时间算上,4月4日正式营业。这个速度应该是神速了,因为为了这件事情,已经搭上了大学所有的积蓄,不尽快营业,吃饭的钱都成问题。在筹备开业的时候,为了挣生活费,还干着不用坐班的三份兼职,一个意外之喜是体重轻下来了将近15斤。
在写字楼里面开餐馆,有的时候忙到半夜,可是心里面却充满愉悦。
“伏牛堂”是我一个小小的试验平台。这家店里,不设服务员,我们有三个垃圾桶,顾客用完餐,自己收碗,将垃圾按照残汤、塑料碗、筷子纸屑的顺序分类好。作为一起履行环保责任的奖励,我们则回馈一份水果。这个试验对我们而言,意义十分重大,我希望探索一种店铺和顾客双赢的模式来做这件事情:一方面通过垃圾分类保护了环境,一方面顾客享受了餐后水果,而店铺则节约了人工。
或者未来这家店能够像美国的快餐店一样,本来需要四个人来运转,最后只需要一个人、两个人就能搞定。节省出来的成本,用于提高员工待遇,为员工提供培训、职业发展,如果能够形成模式,或许餐饮业会慢慢吸引来更多的大学生,做米粉成为一种艺术,餐饮业也会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行业吧。 这是我的一个小小的不靠谱心愿。此外,伏牛堂还做了很多我感兴趣、有意思的事情,比如和绿色和平的合作,和参差计划的合作等等,他的未来就像一个操作系统,有着无限可能,可以加载许许多多的APP。我尊重我的米粉,尊重餐饮业,所以我们看了将近十次《寿司之神》,力求每一个环节都做好、做到极致。在尊重的前提下,我们也想做更多有意思的事情。
昨天,有人问我有没有想过事情失败了会怎样。我想了想,从这家餐馆开业的第一天起,或许对我自己而言,我就已经成功了吧。我觉得,外在的东西,没有可以再争取,不难,难得是打破自己内心的条条框框。

北大硕士:我毕业为什么卖米粉

8. 湖南小伙北大硕士毕业后开米粉店,赚得5亿身家,他为什么会选择开米粉店?

湖南小伙北大硕士毕业后开米粉店,赚得5亿身家,选择开米粉店,为了实现自己梦想创业,不喜欢传统工作模式,不想被工作束缚。

这个小伙名字叫张天一,在校期间特别优秀。毕业之后不想考公务员,不上去公司上班。和朋友合伙开一家米粉店,他利用传统观念和互联网模式,将米粉生意最大做强。短短几年时间,身价五个亿。
成功秘诀是,张天一自带光环,在大学期间是一个特别优秀学生。上过综艺节目,发表过文章,尤其是北大硕士生买米粉,这条新闻,就特别喜欢大众眼球。董明珠说,北大硕士卖米粉,是浪费国家资源。就连董明珠都帮他,不成功都难。

在我们一般人看了来,开个米粉店,不用上学都会。我们最多卖米粉,赚个辛苦钱。但是张天一却不一样,他在传统观念上面,利用自己所学知识,将米粉放到互联网销售。与其是他是卖米粉,不如说张天一是在推销自己,让更大人来了解自己。
鼓励年轻人创业,创业需要知识,需要像张天一这样天才。北大毕业生卖猪肉,当我们看到他们卖猪肉时,我们会嘲笑。但是他们在平凡行业,摊位上把卖猪肉这个事业,做大做强之后,让我们不得不羡慕,他们用自己行动,告诉我们书不是白读。

我们不要去嘲笑那些,读书人。他们正在默默付出,用自己方式,来证明自己。也告诉我们,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在我们传统观念里,大学生就应该考编制,进国企,拥有一个铁饭碗工作。
其实生活需要一些色彩,需要我们努力拼搏,而不是过着安稳生活。一个优秀人不可怕,最可怕是,比你优秀人,比你还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