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八十一章解读

2024-05-19 17:54

1. 《道德经》第八十一章解读

 老子的《道德经》博大精深,其中第八十一章,也就是最后一章,浅显易懂而充满哲理。  
    
     第八十一章原文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知者不博,博着不知。
   圣人不积,
   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天之道,利而不害。
   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用现代汉语表达,大概意思就是:  
   真实的话不好听,好听的话不真实。
   友好的人不辩解,辩解的人不友好。
   智慧的人不博学,博学的人不智慧。
   圣人不心存占有,
   他时时考虑他人,自己反而拥有了;
   他处处给予他人,自己反而越多了。
   自然的规律是让天下万物得到好处而不去伤害他们。
   圣人遵循的原则是尽力为民做事而不与民争。
    我们在百度这章的译文时,​其实也有很多种版本。其中对于“善”、“辩”、“博”几个字,也有着不同的解释。其中,“善”,含义为善良,友好,擅长等,解释为“友好”,更为贴切,如来着不善。“辩”,解释为辩解,争辩。“知”通“智”,智慧。“博”,多,博学。
   汉字每个字都有不同释义,这就让每个句子有了不同的理解,同时也让汉字更有魅力。理解成“善良的人不争辩”,“知道的人不卖弄”也是挺好的,没有对错之分,自己喜欢就好。
     
                                             
     
    我们在理解第八十一章的时候,可以收获以下几个道理:
      1、 圣人讨厌花言巧语,喜欢最质朴的语言  
   老子推崇最质朴的事物,包括言语。话不用说的“好听”,事情也不用过于“辩解”。
   孔子也一样,他说“巧言令色鲜矣仁”,意思是“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
   可见,两大圣人,都是讨厌花言巧语的人。
   所以,不会说话不要紧,尤其没有必要追求言语的动听。有智慧的人,都会透过语言的表面,去看本质的东西。
   说动听情话的那个人,不见得是真得爱你的那个人;拍马屁吹捧你的人,不是真正友好的人。听好话,喜欢被吹捧,本身就是人性的弱点,钻研人性弱点的人,不见得是“善”(友好、善良)人了。
     
                                             
     
      2、 事业有专攻,专注才会有收获。  
    人类历史上真正的智者,都是专注某一领域的人,在这个领域里,不断突破人类认知的极限。正是因为很多这样的智者,才使得人类的智慧文明不断突破边界。
    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在自己的领域里,专注专业,才能有所成就。学问是这样,事业更是这样。
    所以,不要认为自己知道了一些事物而沾沾自喜,更不能因为别人不知道这个事物而瞧不起人家。真正有智慧的人,并不博学;看起来知道很多的人,多为泛泛之辈,不是真正的智者。
    庄子在《内篇养生主》里说:“吾生也有涯,而知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已而为之者,殆而已矣”,也是对老子的“智者不博”的进一步阐释和回应。
     
     
                                             
     
     
      3、 成就他人,就是最好的成就自己  
   老子道德经讲究“无为”,什么事情都不要刻意去做,顺其自然就好,例如圣人的“为而不争”,君王的“无为而治”。同时老子也提倡利他不为己,就是最好的为己。”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孔子在论语/雍也第六中也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意思是帮助他人有所建树,自己必然也会有建树;帮助他人通达,自己必然也会通达。
   做生意更是这样。自己想赚钱,就一定要让合作伙伴或客户赚到钱;客户赚到钱了,生意才能长久,自己自然就可以赚到钱了。
     原来老子和孔子是一伙的,他们早就提倡“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了。只是很多年之后我们都忘记了。我们甚至曲解了“人不为我天诛地灭”的原本含义了。 
      
                                             
   
   (道德经博大精深,本人末学陋识,只是把自己的理解整理一下。一方面为了加深印记,也愿抛砖引玉。或亲人朋友有缘看到,因此有所启发,便也是一件确幸的事情。陈耀明2019年3月18日)

《道德经》第八十一章解读

2. 《道德经》的智慧___第四十七章赏析

     第四十七章原文是这样的____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牗,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这一章看似很浅显易懂,但却是《道德经》中比较容易产生误解的章节之一。
  
    说道后世人对老子的误解,那可是不少。一直备受误解的老子的“无为”思想,原来人们一直以为“无为”就是啥也不做,消极遁世。可如果纵观全书,稍有点头脑就会知道,这种观点纯属无稽之谈。啥也不做,老子也不用写了。老子不是说了吗“为无为,则无不治”。看好了,是“为”,是做!“为无为”,是让你做,做什么?做不违反自然规律的事儿。
  
     好,言归正传。咱们一起来看看这一章,看看有哪些容易让人产生异议的地方。
  
 “不出户,知天下”  足不出户,知天下万事万物。“不窥牗,见天道。”不从窗户往外看,就可以认识大自然的变化规律。
  
     这两句话还好,虽然有所怀疑,但不至于让人针锋相对地反对。怎么就能够做到足不出户就能知天下、不往窗户外看看,就能见天道呢?信吗?再看下一句,更怀疑甚至是嗤之以鼻了____
  
 “其出弥远,其知弥少”,一个人走得越远,他所能懂得的道理越少。这话如果放到现在的网上,估计得被人喷了,得被唾沫星子淹死。不是说“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吗?怎么到了老子这里成了这样子了?
  
  
      其实,一个深入《道德经》、一个走进老子思想深处的人不难明白。老子在这里是要人们多体悟,多思考。如果你遇事不思考,总是带着自己的主观偏见,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那,你走的再远,见到的再多,读再多的书,都没有用,都是糊涂虫一个。
  
      所以,最后,老子总结道:“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意思是圣人们他们不出门就能知天下,不需看见而能明白天道,他们不做违反自然规律的事,反而能有所成就。
  
      为什么老子说圣人能做到这样呢?因为他们能够放下自我的狭隘,偏执,他们能体悟、自察、自省,所以,他们能透过现象推断出事物的本质,他们不做违反自然规律的事儿。所以他们才能所行皆合道,既然这样,那还有什么做不成的呢?
  
    

3. 阅读解析《道德经》第十八章

《道德经》第十八章 大道废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①;六亲②不和,有孝慈;国家
  
 昏乱,有忠臣。
  
 ①伪:伪诈、虚伪。
  
 ②六亲:父、母、兄、弟、妻、子;亦有其他说法。
  
 大“道”废弃了,于是就有了“仁义”。智慧出现了,于是就有了奸诈虚伪。父子、兄弟、夫妻“六亲”不和睦了,于是就有了孝慈。国家混乱了,于是就有了忠臣。
  
 老子对于儒家空谈“仁义”是很有看法的。他认为,在当时的社会制度下,如果按照儒家所说的那样恢复周礼,反倒会出现混乱的局面。林语堂曾说:“仁的本义应当是他(即人)的纯乎本然的状态。”“仁”讲究的是,人与人之间要互相了解、互相谅解,所谓“将心比心,推己及人”;更要遵循“已所不欲,毋施于人”的原则。
  
 孟子认为:“仁,人心也。”又说:“恻隐之心,仁也。”这都明确表明,“仁”是一种心态。而“仁”的对象,则是人本身。《吕氏春秋》就有这样的说法:“仁于他物,不仁于人不得为仁。不仁于他物,独仁于人,犹若为仁。仁也者,仁乎其类也。”
  
 《孟子·梁惠王上》提出了“君子远庖厨”的命题:
  
 有一天,齐宣王看见有人牵着牛在殿下走过,就问他牵牛去干什么,那人说准备宰了它祭钟。齐宣王看到那头牛吓得哆哆嗦嗦直发抖,心有不忍,就让那人将牛放了,宰只羊来祭钟。此事传开后,有人使说齐宣王吝啬,舍不得大牛才换了只小羊。齐宣王自己也搞不清楚,宰牛和宰羊有什么区别,为什么宰牛自己会于心不忍,宰羊自己却一点也不在意。
  
 齐宣王见到孟子时,便将这件事向他请教。孟子回答:“这是仁的表现,因为大王看到牛而没有看到羊。君子对于禽兽,看到它活着,就不忍心看到它死去;曾见过它生龙活虎的样子,就不忍心吃它的肉。所以,君子远庖厨。”
  
 孟子“君子远庖厨”的命题,受到后人的批评:君子既要吃动物的肉,就难免要杀生,却又假装仁慈不忍杀生;不忍杀生也罢了,却仅仅是“远庖厨”,眼不见为净,然后再心安理得地吃动物的肉。这是不是假仁假义呢?孟子认为不是。因为“远庖厨”是不忍,肉要吃,不忍之心也要有。不忍不是对动物的不忍,而是自己心中的不忍。齐宣王亲眼目睹牛哆哆嗦嗦的样子,所以不忍心杀它;他没有见到羊,自然就对羊没什么恻隐之心了。
  
 “仁义”的对象是人,但并不能对任何人都讲“仁义’。韩非就曾批评周文王,不管具体情况乱讲“仁义”。
  
 据说周文王曾请求以洛西和赤壤的千里之地献给纣王,条件是请纣王废除炮烙之刑,结果周文王此举大得人心。孔子对周文王的这一做法也十分赞赏,认为请求废除炮烙之刑是仁,以千里之地换取天下之心是智。但韩非却有相反的看法,认为周文王非常不智。因为纣王之所以憎恨文王,就是他太得人心。而文王不知趣地再以请求废除炮烙之刑来收买人心,就更会引起封王的疑心和反感。可以这样说,文王之所以逃脱不了被囚的厄运,正是由于他不懂得纣王已不想让他再行仁义了。
  
 行“仁义”最不考虑对象、情境等条件的,就是宋襄公了。
  
 春秋时,宋襄公也曾争霸中原。有一次,他和楚成王在乱水打起仗来。当时,宋军兵力弱,但已经列好阵势;楚军人马多,但还没有全部渡过河。宋襄公的弟弟目夷建议,趁楚军渡河一半相互不能接应之际,赶快发动进攻,宋襄公不采纳。楚军刚渡过河,还没有布好阵势时,目夷又提议立刻进攻,宋襄公还是不同意。直到楚军摆好了阵势,宋襄公才命令进攻,结果寡不敌众,大败而回,他的大腿也受了伤。
  
 回国后,宋国上下都埋怨宋襄公。他却宣称:“仁义的君子不使对方受困于危难之时,不攻击还没列好队形的敌军。”这真是“蠢猪式的仁义道德”!不顾场合、不分对象、不计利害地侈谈“仁义”,其效果只能是适得其反。
  
 所以说,“仁”必须与“智’相结合,才能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发挥作用。“仁”并非仅仅是宽厚,更不是懦弱,有时甚至应该表现为大智大勇。如孔子的“知其不可而为之”,就是勇于肩负道义的仁人志士本色。
  
 我想,老子说的“大‘道’废,有仁义”,既是对“无为而治”的大“道”被废弃的惋惜,也是对没有真正的“仁义”的失望吧。

阅读解析《道德经》第十八章

4. 《道德经》第八十章,原文,译文,自解

 【原文】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至治之极。甘美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译文】   使国家变小,使人民稀少。即使有各种各样的器具,却并不使用;使人民重视死亡,而不向远方迁徙;虽然有船只车辆,却不必每次坐它;虽然有武器装备,却没有地方去布阵打仗;使人民再回复到远古结绳记事的自然状态之中。国家治理得好极了,使人民吃得香甜,穿得漂亮、住得安适,过得快乐。国与国之间互相望得见,鸡犬的叫声都可以听得见,但人民从生到死,也不互相往来。
   【自解】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     自解: 小国寡民,有器皿也不用,人民重视死亡,不会向远方迁徙;有车和船但没有人乘坐。有盔甲和兵器,没有地方陈列。
    使人复结绳而用之。至治之极。甘美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自解: 民众有回到了结绳记事的时代,治理就非常容易了。喜欢美好的食物,觉得自己的服装很好看,在自己的地方安居,喜欢自己的习俗,邻国一眼就可以看到,养的牲畜都可以听到,但却没有什么来往争执。

5. 《道德经》的智慧___第四十三章赏析

     《道德经》第四十三章简短易懂。原文如下: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谈柔,谈弱,在《道德经》里都是老生常谈了。但每次谈柔的时候老子都会说什么“天下希及之”或者说“天下莫能知,莫能行”。为什么他每次谈到这里,还不忘强调一句,天下人都做不到、很少有人能做得到呢?因为当时,列强四起,诸侯纷争,这是他纵观天下后的感慨和叹惜!
  
     国家与国家之前争霸若此,人与人之间也是如此。人都愿做强者,都愿意高高在上。但天地却不如此,大自然不是如此!
  
     长江黄河的水发源于高原,它们都浩浩汤汤,奔流到海,期间,驰骋高山丘陵,跨越平原旷野。这天下至柔的水却能驰骋天下最坚硬的岩石,一泻千里,奔腾不息!
  
    无有入无间,即无形的东西渗透于没有空隙的东西里。自然界中,风蚀现象即是无有入无间的体现。还有,水滴石穿的现象,都是无有入无间的体现。
  
     其实,都是在告诉人们,要以柔克刚,以无形渗透于有形之中。自然界都是如此,人更当如此。
  
      圣人深深地知道,人很难做到这些。但为什么还要说呢?因为,他是生命的觉悟者,他深知,这才是生命的真相!既然是实相,那我们就要试着在生活中践行,这才叫聪明。知而不行,不如不知。
  
      这不是“大道理”,因为大自然都已经“行不言之教”了,这才是真正的“方法论”。人还敢逞强好胜,肆意妄为吗?
  
  

《道德经》的智慧___第四十三章赏析

6. 《道德经》第五十八章赏析

【原文】
  
 其政闷闷①,其民淳淳②;其政察察③,其民缺缺④。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⑤。正复为奇,善复为妖⑥。人之迷,其日固久⑦。是以圣人方而不割⑧,廉而不刿⑨,直而不肆⑩,光而不耀⑾。
  
 【注释】
  
 1.闷闷:昏昏昧昧的状态,有宽厚、保密的意思。
  
 2.淳淳:一本作“沌沌”,淳朴厚道、遵纪守法、尊道贵德的意思。
  
 3.察察:严厉、苛刻、明察秋毫、严刑峻法。
  
 4.缺缺:狡黠、抱怨、不满足之意。
  
 5.其无正也:正,标准、确定;其,指福、祸变换。此句意为:它们并没有确定的标准。
  
 6.正复为奇,善复为妖:正,方正、端正;奇,反常、邪;善,善良;妖,邪恶。这句话意为:正的变为邪的,善的变成恶的,意思是每一种政治都不能够适合所有的人。
  
 7.人之迷,其日固久:人们迷惑于祸、福之门,而不知其循环相生之理者,其为时日必已久矣。(严灵峰释语)意思就是人们的迷惑,有很久了。为什么人们会迷惑呢?就是没有看清楚辩证的思想,就是祸福在一定的条件下会相互转换。
  
 8.方而不割:方正而不割伤人。这句话的意思是方正本是善是福,如果不能运用好,有可能就变成恶和祸。后面的三句话都是如此。
  
 9.廉而不刿:廉,锐利;刿,割伤。此句意为:锐利而不伤害人。
  
 10.直而不肆:直率而不放肆什么都说什么都做,而伤人。
  
 11.光而不耀:光亮而不刺眼,谦虚谨慎和光同尘。
  
 【译文】
  
 政治宽厚清明,人民就淳朴忠诚,尊道守德;政治苛酷黑暗,人民就狡黠、抱怨、怀有暴乱之心。灾祸啊,幸福依傍在它的里面;幸福啊,灾祸藏伏在它的里面。谁能知道每一个政策措施究竟是灾祸呢还是幸福呢?它们并没有确定的标准。任何一个政策措施下,有的正忽然转变为邪的,有的善忽然转变为恶的,人们的迷惑,由来已久了。因此,有道的圣人方正而不生硬死板,有棱角而不伤害人,直率而不放肆,光亮而不刺眼,处处注意辩证统一,全面地思考治国方案。
  
 【赏析】
  
 (一)祸福相依的秘密。在一般的善书之中,都宣扬行善得福,作恶得祸,在《文昌帝君阴骘文》《太上感应篇》之中,都是这样写的,但在道家经典《道德经》之中,老子却提出了祸福相依的观点,而且祸福之来找不到他的原因。这两者是不是矛盾的呢?其实并不矛盾,在《了凡四训》这本书之中,就列举了这种情况,一般情况下人们看到的都是作善得福,作恶得祸。但是有时候如果为善者疾恶如仇,没有宽广的胸怀,生搬硬套善恶之法,不通情理也有可能主观上做善,但客观上作了恶,最终却给自己引来了祸事。这一点在金庸的小说之中表现得非常客观辩证。一般刻板的人就认为名门正派就一定做善事,就应当得福,邪派的人就一定是恶人,就一定得祸。但生活的辩证法告诉我们,正派之中也有恶人存在,也做了些恶事,所以也有最终得祸的,而所谓的恶人之中也有一些正人君子,光明正大,为人处事光明磊落,最终也有得福的。于是有的人就不理解了,就迷惑了,但是运用生活的辩证法来看这确实存在的。所以对祸福相依的道理,我们要用对立矛盾的思想来进行理解,要用辩证法的思想来进行分析,在这点上,儒释道三家都有相同的论述,那就是改过迁善,祸变为福;表面善良,暗中作恶福变为祸。这样看来祸福还是有变化的依据的,还是有秘密的,只是一般人没有发现而已,《道德经》提出了这个问题,让我们自己去领悟。
  
 (二)《道德经》最后提出了防止福变为祸的方法: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在老子看来,方正、廉洁、直率、光明正大,都是美德,但是如果这些美好的品德用过分了,伤害到了别人,也有可能给自己惹来灾祸。老子是多么地深通人情世故,因为在世俗人的心目中,只有坏品德才带来祸事,好品德就应该带来福气,但是人性却不一定如此,比如在交战的双方,好品德如果被对方利用,也会给自己带来祸事。所以我们要向《道德经》学习,一方面要加强修养,防止坏品德给自己带来祸事,另一方面美好的品德也要合理运用,要用美好的品德,服务于人,利人利己,而不能用美好的品德,伤人伤己,不能让好事让福变为祸。做人如此,为政一方,造福人民也是如此。所以《太上感应篇》说: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7. 《道德经》第八十一章,原文,译文,自解

 【原文】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译文】   真实可信的话不漂亮,漂亮的话不真实。善良的人不巧说,巧说的人不善良。真正有知识的人不卖弄,卖弄自己懂得多的人不是真有知识。圣人是不存占有之心的,而是尽力照顾别人,他自己也更为充足;他尽力给予别人,自己反而更丰富。自然的规律是让万事万物都得到好处,而不伤害它们。圣人的行为准则是,做什么事都不跟别人争夺。
   【自解】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自解: 真实可信的话,往往不漂亮,漂亮的话往往不真实。善良的人不狡辩,狡辩的人不善良。真正有知识的人不卖弄,卖弄自己知识的人往往知道的并不多。
    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自解: 圣人并不占有什么,给予别人,自己拥有的更多。天道对万事万物都有利,而没有害处。圣人的准则是,尤为,但不做损人利己的争夺。

《道德经》第八十一章,原文,译文,自解

8. 《道德经》第六十八章赏析

【原文】
  
  
 善为士者①,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②;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③。
  
 【注释】
  
 1.善为士者:士,即武士,这里作将帅讲。此句意为善作将帅的人。.
  
 2.不与:意为不争,不正面冲突,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没有把握的仗,不轻易决战,防止全军覆没。
  
 3.配天古之极:符合自然的道理。一说“古”字是衍文。一说古人早就明白的道理,早就达到的高度
  
 【译文】
  
 善于带兵打仗的将帅,不逞其勇武,不耀武扬威,要善于保存隐藏自己的实力;善于打仗的人,不轻易被激怒,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善于胜敌的人,不与敌人正面冲突,要善于发现敌人的弱项,以避实击虚;善于用人的人,对人表示谦下,礼贤下士。这叫做不与人争的品德,这叫做会运用别人的能力,这叫做符合自然的道理。
  
 【赏析】
  
 本章要论述了带兵打仗的四种美好品德。
  
 第一种是不炫耀武力,要隐藏实力。用兵的胜利讲究的是其不意,攻其不备。作为带兵打仗的将帅一方面要善于隐藏自己的实力,另一方面还要学会准确侦查对方的实力,所以耀武扬威是用兵之大忌,必须首先予以否定。
  
 第二种是善战者不轻易发怒,保持稳定的情绪和清醒的头脑,才能有敏锐而准确的判断力。《孙子兵法》也多次强调制怒的重要性:怒而挠之;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杀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故将有五危:……忿速,可侮也;主不可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怒可以复喜,愠可以复悦,人死不可以复生。因此,善战者对情绪必须善于控制。
  
 第三种智慧是不轻易决战。战争的风险性比较大,一定要慎之又慎。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没有把握的仗,这句话上承上面一句话,不要轻易与人交战,不战则已,一战必胜。不能凭意气用事,不能凭情绪用事,必须谋定而后战。因此,善胜敌者必须从大局出发,从长远出发,不要轻易交战,根据双方的具体实力,确定好相应的取胜战略。
  
 第四种智慧是用人的智慧,就是为之下。谦下的智慧在《道德经》之中反复强调。当然,老子的辩证之处在于谦下的目的是为了用人,他不是为了谦下而谦下,不是死板的谦虚,是为了集体利益而争取更多人的团结的用人智慧。
  
 最后,老子再次总结了争与不争的辩证关系,老子的竞争都是为了集体利益而不是个人利益,用人之力也是如此。所以老子认为这才是最符合自然之道的事情,从古到今都极为重视这几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