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改的背景资料:人民币汇改历程

2024-05-18 09:04

1. 汇改的背景资料:人民币汇改历程

人民币从1949年到1952年用浮动汇率制度。从1953年到1973年,以计划经济制度,人民币与美金有正式的挂钩,汇率保持在在1美元兑换2.46元人民币的水平上。但是在这时代中国大陆的外国贸易很少,所以人民币汇率意义不是很大。1973年,由于石油危机,世界物价水平上涨,西方国家普遍实行浮动汇率制,汇率波动频繁。为了适应国际汇率制度的这种转变与现实中国际主要货币汇率变动带来的不利影响,根据有利于推行人民币计价结算,便于贸易,为国外贸易所接受的原则,人民币汇率参照西方国家货币汇率浮动状况,采用“一篮子货币”加权平均计算方法进行调整。为此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从1973年的l美元兑换2.46元逐步调至1980年的1.50元,美元对人民币贬值了39.2%,同期英镑汇率从1英镑兑换5.9l元调至3.44元,英镑对人民币贬值41.6%。从1980年到1984年,中国大陆有双重汇率制度。1981年至1984年,初步实行双重汇率制度,即除官方汇率外,另行规定一种适用进出口贸易结算和外贸单位经济效益核算的贸易外汇内部结算价格,该价格根据当时的出口换汇成本确定,固定在2.80元的水平。人民币官方汇率因内外两个因素的影响,其对美元由1981年7月的1.50元向下调整至1984年7月的2.30元,人民币对美元贬值了53.3%。1985至1991年4月复归单一汇率制度。汇率继续向下调整,从1984年7月的2.30下调到1985年1月的2.80,之后又多次下调。这阶段虽然恢复了单一的汇率制度,但在具体的实践中随着留成外汇的增加,调剂外汇的交易量越来越大,价格也越来越高,因此名义上是单一汇率,实际上又形成了新的双重汇率。1991年4月至1993年底。这一阶段对人民币汇率实行微调。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官方汇率数十次小幅度调低,但仍赶不上出口换汇成本和外汇调剂价的变化。到1993年底,人民币对美元官方汇率与调剂汇率分别为5.7和8.7。可见,这时期人民币汇率制度演化与改革的特点是:官方汇率和调剂市场汇率并存、官方汇率逐渐向下调整。人民币在1994年起与美元非正式地挂钩,汇率只能在1美元兑8.27至8.28元人民币这非常窄的范围内浮动。2005年7月21日19时,中国人民银行宣布美元/人民币官方汇率由8.27调整为8.11,人民币升幅约为2.1%。央行同时还宣布废除原先盯住单一美元的货币政策,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2008年,人民币自2005年汇改以来已经升值了19%,但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人民币停止了升值走势。2010年6月19日,中国央行决定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来源: 人民网(北京)  信息发布时间:2010-07-05 11:19:00

汇改的背景资料:人民币汇改历程

2. 汇率改革的汇改

1979年至1984年:人民币经历了从单一汇率到复汇率再到单一汇率的变迁。1985年至1993年:官方牌价与外汇调剂价格并存,向复汇率回归。1994年: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实行银行结售汇制,取消外汇留成和上缴,建立银行之间的外汇交易市场,改进汇率形成机制。2005年:建立健全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3. 汇改的汇改的影响

 商业银行的外币资本金总额会缩水。我国许多商业银行的资本构成中,美元资本通常都占有一定的比例,此次汇率调整后,商业银行将面临资本金总额缩减的局面,特别是近年来获得美元注资的商业银行,影响尤为明显。 除了外币资本金的影响,人民币升值还会直接导致商业银行的外币资产按人民币口径计算总额减少,因而部分商业银行将逐步减持外币资产或控制外币资产的增长幅度,并加大对本币资产的持有比例,从而导致商业银行的整体资产负债结构发生改变。    由于人民币升值一方面将削弱企业的出口竞争力,另一方面将刺激进口贸易增加,进而影响商业银行的国际结算业务和结售汇收益。所以,商业银行的结售汇收益也可能受到一些影响。 商业银行还要面临的一个新的重大挑战是,必须尽快提高汇率风险管理的水平。此次汇率制度改革后,将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汇率的波动将日益频繁,波动幅度将进一步加大,这对缺乏汇率风险管理经验的国内商业银行来说,管理难度不言而喻。

汇改的汇改的影响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