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失格》——太宰治

2024-05-18 22:45

1. 《人间失格》——太宰治

人间失格这个故事由三个手札构成的自我剖析以及对自己所处环境人性的映射。据作者说,人间失格这个故事是在一个偶然的情况下得到,含有三本手札以及三张照片,原文未经修改。作者为其特别写了序和后记。
  
 
                                          
 三张照片,一张是童年时的照片,被一群女人簇拥着,表情麻木的表露着讨好;第二张照片是学生时代,模样俊美,但是没有活人的气息;第三张照片是头发花白,分辨不出年龄,不会给人留下任何印象。
  
 在第一手札中,是描述童年的“我”对于人类生活的理解无所适从,为了占据他人眼中的视线,利用滑稽的行为讨好他人。在“我”的世界中,好似只有“我”是正常的,他人都一本正经。“我”是一个独立于人类的存在。
  
 读到这里有一种悲凉的感觉,就如一个刚入职场的新人,想要融入一个大家庭,可是自己犹如被耍的猴子一般,带着恐惧的内心,强颜欢笑。“我”的孤独在我的欢颜讨巧中并没有驱散,就在这种讨好中似乎让我更加了解人性的丑恶,人类一旦释放情绪,犹如看到比狮子、鳄鱼、巨龙更加可怕的动物本性。在文中充分描述了“我”对于人类的恐惧,以及想要摆脱这种状况“我”开始追求烟、酒、娼妓。但即使如此,在每一刻清醒时,都能清醒的意识到“我”是那个轻薄的、矫揉造作的小丑。
  
 第二个手札是讲述学生时代“我”的所做所为对自己的影响以及家人对“我”的决断。
  
 对于周围的环境“我”无力应对,即使有自己的观点也会被他们深谙处事之道打败,只能用搞笑的办法蒙混过关。
  
 这本书看的有点压抑,虽然现实有点可怕,但是正所谓你改变不了世界,那就改变自己,“我”确实是这样做得,所以就更加压抑。或许我可以自我警醒,当融不到一个圈子的时候,或许是走错了地方;当无力反驳时,坚持内心的激情;当伤疤被揭开时,请暗自疗伤;当他人捉弄你的干净心灵,仍然请你洗涤,远离污源。

《人间失格》——太宰治

2. 53.《人间失格》太宰治

    这本书收集了他的三部中篇小说,感触最深的是最后一部《斜阳》。
  
     这篇是以和子的生活为主线,弟弟直治作为副线来写的。和子属于那种比较温顺的女人,对于生活是安于现状的。但是却碰上一个非常不靠谱的弟弟,直治是参加战争退伍回来的,回来后的直治非常堕落,用酒精和性麻痹自己。每次没钱了就找姐姐和子要钱,和子也是有家庭的人,总不能老是从家里拿钱给娘家人,向丈夫要钱实在不合适,就把结婚的许多首饰当了就为了让弟弟去潇洒,而直治变本加厉的堕落,后面还吸毒了,因为吸毒要花很多钱,和子实在无力帮助弟弟了,就和丈夫坦白了,丈夫也是很生气,后面就是用一些借口离婚了,毕竟有这样一个小舅子实在太惨了。
  
     中间还讲到了他们的母亲要去世前,身上已经是有病的了,过于迷信那些术士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机。而当直治看到母亲奄奄一息的时候,竟然无动于衷,也不去安慰母亲,照样吃喝玩乐,简直就是畜生,连母亲那样了都不去关心。
  
     和子在母亲去世后,一个人料理了母亲的后事,每次和子想要去改善自己的生活时,弟弟总是坑她。在一次次放纵自己以后,直治越发觉得空虚,当和子在外地时,就选择了自杀。直治的遗书里提到其实自己是很爱姐姐的,但是自己却迷失了,在生活中找到自己的价值,只能通过不断的放纵去逃避这个世界。(我觉得直治写的遗书很有真情实感,把自己的困惑说了出来,但那些困惑无法解决,只能选择自杀来解决问题。)
  
     太宰治的这三部作品都是主人公喝酒放纵自己最后走向灭亡的,很巧的就是他自己在生活中也正是这样的。那些人物都有他自己的影子。

3. 太宰治——《人间失格》

太宰治,本名津岛修治,日本小说家。
  
 太宰治从学生时代起就希望成为作家,21岁时与和银座咖啡馆女士投海自杀未遂。1935年《晚年》书中作品《逆行》列为第一届芥川奖的候选作品。结婚后写出了《富岳百景》及《斜阳》等作品,成为当代流行作家。1948年6月13日深夜与崇拜他的女读者山崎富荣玉川上水自杀,时年39岁,留下了《人间失格》等作品……
  
 与川端康成,三岛由纪夫齐名。被誉为日本战后文学的巅峰人物……
  
 高尔基说,太宰治的作品分为二个人格,一方面有带着自身经历主人公的挣扎;另一方面是坦然描述着血的事实,正因如此,他比那些把自己当做是上帝的作家,更有一丝人情,更能打动读者……
  
 鲁迅说,精神的洁癖,让像太宰治一样的人容不得半点的伤害,他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卑微而自由,他想要打破什么,却又没有方向,他的痛苦在于他用心看着漆黑的世界……
  
 我阅读的他的书是,最后的遗作《人间失格》……
  
 整书描写的是作者的人生经历,类似于自传。自序以那个男人介绍自己,形容幼年时的自己笑的像猴子……
  
 从作者的眼光去看待的整个世界,很冰冷,又好像有一丝温暖……
  
 主人公(作者)是官员家庭出身,从小就伪装着搞怪的性格,尽力的去满足身边人的快乐与幸福。害怕所以伪装自己,不敢在别人面前暴露自己。第一次暴露本性,是与他最爱的一个女人,银座咖啡馆女侍恒子投海自杀未遂,但恒子死了,他却侥幸被人救下。而后被判处协助自杀……
  
 反应了当时社会的复杂性,与人性的一些特点。大部分是描写了女人,作者本身很帅气,却并没有因此而每天快乐。作者自己认为自己是丑陋的……
  
 我感到自己被震撼,好像看了一部悲剧电影一般,书的一页页内容,正像一幕幕影段在我眼前闪动。对应这部《人间失格》有一部电影也是此名。内容不同,但基调基本一致,沉默着,悲哀着,接受着社会现实的摧残,变得腐烂不堪……
  
 这本书给我的感受就是一本自传,并不应该放在小说一列。太宰治只是用这种写作方式,记录下了自己人生的轨迹与经历,却被我在当今的图书馆与小说分类找到了这本遗作。
  
 半完成品的作品,正对应着太宰治悲惨的一生没有一个好的下半场。可能作者也不想再

太宰治——《人间失格》

4. 读太宰治《人间失格》

空闲时间翻出了太宰治的这本小说,又名《丧失为人的资格》。以手记一、二的方式记述一个名为叶藏的幼年、青年、壮年时代的经历,用笔和文字让读者看见一个人是如何渐渐丧失为人的资格的。他的环境如何,经历了什么,遇见什么,获得了什么。
  
  
 在丧失为人资格的这条路上,仔细窥探叶藏的内心世界,毫不吝啬的指出这个世界大家默认虚伪的一面。也是在发表该作品的同年,太宰治自杀身亡。
  
 叶藏,书中的主人翁。一个拥有神经症人格的人。幼年家庭环境、青年的学校环境、大学的自我放逐。直至后来的自我逃避,逃避现实,不断沉沦,一步步走向自我毁灭的悲剧。
  
 在合上书本那一刻,认可大于惋惜。你不得不承认,在他的世界里,他的视角来看,这世界确实是很不真实,虚伪也存有美好。那种无法用言语去解读的人性、人心还是让文中的原话给与您启迪吧。
  
 拾枝:
  
 我知道有人是爱我的,但我好像缺乏爱人的能力。
  
 胆小鬼连幸福都会害怕,碰到棉花都会受伤,有时还被幸福所伤。
  
 所谓世人,是你吗?不就是你吗。
  
 日日重复同样的事,遵循着与昨日相同的惯例,若能避开猛烈的狂喜,自然不会有悲痛来袭。
  
 唯有尽力自持,方不致癫狂。
  
 从孩提时代起,我就一直在讨好周围的人,这是我对人类最后的求爱。
  
 愈是敏感、愈是胆怯,愈会企盼暴风雨降临得更加猛烈。
  
 我并不怕死,但若是受伤流血,变成残废,我可不要。
  
 如今的我,谈不上幸福,也谈不上不幸。
  
 我仍然认为向人诉苦不过是徒劳,与其如此,不如默默承受。
  
 纯真的信赖之心,果然是罪恶的源泉。
  
 懦弱的人连幸福都害怕。
  
 一有机会,人类可怕的真面目就会在愤怒中不经意地暴露出来。
  
 相互轻蔑却又彼此来往并一起自我作贱——这就是世上所谓“朋友”的真面目。
  
 理论诚然不假,人类的内心却比理论复杂、恐怖得多。
  
 我的不幸,恰恰在于我缺乏拒绝的能力,我害怕一旦拒绝别人,便会在彼此心里留下永远无法愈合的裂痕。
  
 因为怯懦,所以逃避生命,以不抵抗在最黑暗的沉沦中生出骄傲,所以不选择生,所以拒斥粗鄙的乐观主义。
  
 一旦别人问起自己想要什么,那一刹那反倒什么都不想要了。怎样都行,反正不可能有什么让我快乐的东西——这种想法陡然掠过我的脑海。
  
 我开始隐约明白了世间的真相,它就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争斗,而且是即时即地的斗争,人需要在那种斗争中当场取胜。
  
 人的态度变化起来,果真如此简单、如此轻而易举吗?人类的善变让我感到卑劣无耻,不,可称得上是滑稽。
  
  我一直对人类畏葸不已,并因这种畏葸而战栗,对作为人类一员的自我的言行也没有自信,因此只好将独自一人的懊恼深藏在胸中的小盒子里,将精神上的忧郁和过敏密闭起来,伪装成天真无邪的乐天外表,使自己一步一步地彻底变成了一个滑稽逗笑的畸形人。
  
 可能世间就是这般,每个人来到世上生而为人,像一个初为厨子的新手一般,学习着如何放料、如何摆盘。但往往尝一口你烧成型的饭菜,便能大概的知道你是哪一个地方的人,或是南方或是北方。是否能成为一个好厨子,也不就是在于食客们的认可吗?所以说,到底是丧失为人资格,还是人间的失格呢,我想不言而喻。

5. 《人间失格》——再见了,太宰治

初读《人间失格》时,读着译者序,还未曾深刻理解译者文字中的深意。如今,读完整本书,看完太宰治的一生,内心已是五味杂陈。
  
 “永远的少年”——这是译者的题注,也是译者分析太宰治及其文学和心理轨迹的出发点。这样一个“保持了纯粹性却长不大的永远的少年”,一个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的“少年”,读完整本书,我的脑海中清晰浮现出两个字——悲剧。
  
 “回首往昔,我的人生充斥着耻辱。”《人间失格》的首句,似乎奠定了整本书的基调。至此,整本书似乎都笼罩着一层阴影。“罪恶意识”“丑角精神”“多余人意识”……这些字眼,堆叠在一起,大概是不会形容出什么积极阳光向上灿烂的人了。如果套用网络用语,应该叫“丧文化”。
  
  
 我想,“丧文化”大概不是空穴来风。品读那些那些文字,忧郁之情丝丝不绝。因此,许多人都对此嗤之以鼻,认为其无病呻吟,但我想不是的。只有真正经历过抑郁与痛苦的人才能真正体会文中所描述的那种压抑感。这不是矫情的渲染,也不是刻意的修饰,只是一个痛苦之人的呻吟,一个绝望之人的宣泄。
  
 我试图去寻找悲剧的源头,是什么呢?对于叶藏(书中的主人公)和太宰治,也许都是因为自卑意识和自我欠缺感,虽然这在常人看来大可不必。他们自始至终都背负着的“罪恶意识”让他们走上了自我牺牲和自我破坏这条道路。亦或者说,一个完美主义者,绝对理想的追求者,纯粹之人,面对这黑暗的现实、僵化腐败的道德秩序、可悲的世俗所采取的斗争。他们以扮演丑角、屈从于他人和社会而受伤的自尊心实现对外界现实和他人的报复。听着很可笑对吗?但是,又有多可笑呢?
  
 译者杨伟在他的序里写道:“他(指太宰治)是一个善良的人,一个带有悲剧色彩的英雄人物”。我赞同。在人间失格这篇小说的最后,叶藏相识的酒吧老板娘如此说:“ 我们所认识的阿叶,又诚实又乖巧,要是不喝酒的话,不,即使喝酒……也是一个神一样的好孩子哪。”是啊,谁能说,太宰治不是个好孩子呢?他不惜用死亡来证实自己,他“不相信神的爱,只相信神的惩罚”,他“背负着十字架,用文学家的精神来贯穿了自己的一生”。
  
 太宰治厌恶这伪善、鄙俗、冷漠、虚伪的社会,他将自己封闭起来,绝不向这可憎的世间所屈服,他如此的尖锐,也如此的固执,因此很容易走向极端,导致他一生数次自杀。对此,我深深叹惋,无比同情,但绝不建议大家效仿。也许人生太多的不如意,生活着实艰难,也许我们也拥有绝对的完美理想主义,但当我们主动选择走向生命的终点,一切都已经败北。
  
 值得一提的是,该书是本合集,除了《人间失格》外,还收录了诸多太宰治的其他小说。其中不乏众多女性角色,借此传递太宰治的态度与心声,试图塑造他理想世界中的女性形象。她们或清纯可爱,或柔韧坚强,或饱经沧桑,或勇敢追求……我想,这些女性角色大抵可以追溯到太宰治童年母爱的缺失,也许这是他对童年的治愈方式与不断探求。
  
                                          
 《Good-bye》是太宰治绝笔,未写完这本书,太宰治终于自杀成功。我们都没有读完这篇故事,也永远不会再知道结局。书本最后写着“不要绝望,在此告辞”,让我如此轻易地破防。所以,这是冥冥之中的巧合还是有意的安排,太宰治最终还是没有好好和我们说一句goodbye,亦或者,太宰治最后和我们说了一句goodbye。
  
 “胆小鬼甚至会害怕幸福,碰到棉花也会受伤,有时也会被幸福伤害。趁着还没有受伤,我想就这样赶快分道扬镳。”再见了,太宰治;再见了,永远的少年。你留下美丽与灰暗后绝尘而去,感谢你曾来过,让我们可以一窥人性的渊薮,一念永恒的希望与绝望。你与世间分别,只愿你能卸下一身负担,毕竟幸福,应当如棉花般柔软啊。

《人间失格》——再见了,太宰治

6. 精读 | 《人间失格》太宰治

为什么要读这部小说?
   我在译者后记中找到了答案。
  
 先看了太宰治的年谱,再看的小说。
   小说基于太宰治本人的真实生活经验,正是由于故事的真实性,让这部文学创作更具震撼性。
   说实话,不想看到那些绝望。但是往往是这些悲剧让我们深思,给我们警醒。在社会这个大染缸里,一些人已经缺少了那颗敏感温柔的心。或许我们中的大多数还是孤独而单纯的人,还没有经历作者的那种绝望,没有体会到作者的处境。但是那些震撼我们心灵的文字或许提醒着我们有些人的人生正那样上演着。
   关于人性本善还是性本恶的问题争论已久。太宰治说人正常时是温柔的,但是他们的本性被隐藏起来。在被激怒的时候,人会暴露出比动物还可怕的本性。虽然科学家通过实验说明婴儿都是乐于助人、舍己为人的好人,但是我想其实是社会控制住人的言行举止,规范了人的行为。从恶到善是一场修行,从善到恶是一场毁灭。
   《人间失格》里的叶藏告诉我们:“生而在世,我很抱歉”。
   真实的太宰治告诉我们:“不要绝望,在此告辞”。
  
 ——————————————————
  
 *摘自《人间失格》中信出版集团-附录2
  
 1909年 诞生
   6月19日 出生于当地屈指可数的大地主和资产家
  
 1929年 20岁
   11月 为自己大地主的家庭出身而苦恼,服用安眠药自杀未遂(第一次自杀行为)
   12月10日 第二学期考试的前一晚,在借宿出处大量服用安眠药
  
 1930年 21岁
   11月24日 不顾家人的反对,与小山初代(艺妓)正式订婚
   11月28日 傍晚与银座一家酒吧的女店员田边淳美相约服用安眠药自杀
   12月 与小山初代举办临时婚礼
  
 1935年 26岁
   3月 大学未能毕业,参加的东京新闻报社新职员募集考试,落榜。中旬,赴镰仓山上吊,自杀未遂
  
 1937年 28岁
   3月 得知小山初代与他人有染,与初代服用安眠药自杀未遂,返京后离婚
  
 1938年 29岁
   9月 与石原美知子见面相亲
  
 1939年 30岁
   1月8日 与石原美知子举办简易的婚礼
  
 1941年 32岁
   9月 与太田静子相识
  
 1947年 38岁
   3月30日 与28岁的山崎富荣相识
  
 1948年 39岁
   6月 与山崎富荣在玉川上水投河自杀

7. 《人间失格》——太宰治[日]

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一句不是来自原著上的文字,却揭露了这本书的主题
  
 
                                          
 
  
  
 《人间失格》是日本作家太宰治的作品,作为一篇小说,却与他自身的人物命运息息相关
  
 有人说,作品中的每一个人物都能在他现实中找到原型
  
 主人公叶藏
  
 与他殉情的女人常子
  
 他的“酒肉朋友”掘木
  
 他的拯救者静子
  
 他和家人的联系者比目鱼
  
 他的妻子良子
  
 叶藏一个从小就惧怕世人,隐藏自己真实偏好,讨取众人开心的表面乐观派。
  
 对于人,他总是恐惧地颤抖着。
  
 他自述到:“身为人类的自己,对于自己的言行举止也会毫无自信,然后会将懊恼偷偷收藏在胸口小小的空盒里,将那份忧郁、神经质一个劲地隐藏起来,努力伪装成天真无邪的乐天,因此逐渐成为一个娱乐他人的怪胎。”
  
 对于讨厌的事说不出来,对喜欢的事也像偷偷摸摸似的,感觉极不愉快,整个人闷在一种说不出的恐惧之中。
  
 后来,上了中学以后,远离故土,结识了新的朋友。
  
 将他引入堕落之门的朋友掘木出现了,随后,在他接下来的人生里,酒和女人反复在他的人生上演着各种欢喜与悲哀
  
 常子是叶藏一生的伤痛,毕竟活着的人要比先走一步的人更痛苦
  
 静子是复杂世界里的一汪清泉,叶藏不忍破坏她们平静的生活
  
 良子是单纯,对人没有防备心,完全将信任交于他人的年轻女子,后因被玷污,叶藏重拾酒杯,就此更加堕落
  
 在叶藏和掘木关系中,作者写道:“相互轻蔑却又彼此来往,并一起作贱——这就是世上所谓朋友的真面目。”
  
 在写道主人公内心独白的时:“早晨,我睁眼醒来翻身下床,又变成了原来那个浅薄无知、善于伪装的滑稽角色。胆小鬼连幸福都会惧怕,碰到棉花都会受伤,有时也会被幸福所伤。我知道有人是爱我的,但我好像缺乏爱人的能力。”
  
 网上有很多人觉得这本书是无病之呻吟,因为在这个社会上生活的人都是带有面具的,只是厚薄程度不一而已。演戏是社会交往的常态,也是获得价值感、存在感和认同感的方式
  
 有人说,如果你是那种抑郁的人格,千万别去读它,因为看完之后,整个人感觉就更不好了
  
 初读这本书,也是我情绪的低谷时期
  
 对人、生活、对各种事情都失去了兴趣,失去了语言,不想讲话、评判......
  
 人间失格,失去作为人的资格,听起来是对自我的自暴自弃
  
 从故事线来看,主人公的心态和他自身的成长经历有关,更与他的个人选择相关
  
 但我想,即便最初的人生再怎么糟糕,总还是不要放弃生的希望
  
 人间虽有阴暗处,但我心仍然向光明

《人间失格》——太宰治[日]

8. 太宰治的《人间失格》

后文说得很明白嘛:

蟾蜍。
(这就是我。世间对我已经无所谓容忍与不容忍,埋葬与不埋葬了。我是比狗和猫更劣等的动物。蟾蜍。只会趴在地上悉索蠕动的蟾蜍。)

自暴自弃的情怀,不想再让自己承受巨大的痛苦,所以宁可放弃那与巨大痛苦并行的巨大欢乐,以宁可逶迤地面、平凡再平凡、绝不去冲撞什么的没有自尊、苟延残喘、不再想明天、只把今天过好就行这样的方式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