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官上任三把火的典故

2024-05-19 16:44

1. 新官上任三把火的典故


新官上任三把火的典故

2. 新官上任三把火,这里的“三把火”指的是什么呢?

“新官上任三把火”是人们在现实生活里经常说到的成语,比喻一个新领导上任后,通常会以雷厉风行的姿态,做出几件有影响力的,能服众的事情,目的是为了彰显自己的才能、魄力和胆识。
新领导上任后,都要用实际行动给老部下来一个下马威,这样做有利于自己开展今后的工作。
要深入地理解这个成语,需要从它的典故、含义和作用三大方面说起。

第一,“新官上任三把火”的典故,出自古典名著《三国演义》,跟诸葛亮有关。
诸葛亮被刘备“三顾茅庐”,请去做了军师以后,诸葛亮看到刘备手下人才济济,自己若不拿出真本事很难让大家信服。
于是,诸葛亮出谋划策,在短时期内打了三个漂亮的胜仗,因为这三次胜仗都跟火攻有关,所以就叫“三把火”。
第一把火发生在公元202年,当时刘备和曹操打得处在胶着状态,诸葛亮给刘备建议“火烧博望坡”。计划完成后,把曹操大将夏侯惇和于禁率领的10万大军打得落花流水,几乎全军覆没。

第二把火是在公元202年之后,夏侯惇大败之后,曹操觉得很憋屈,亲自率领数十万大军讨伐新野。刘备看到曹操大军来势汹汹,避其锋芒,退守到樊城。实际上,这是诸葛亮给出的主意,目的是为了把新野腾空后,诱惑曹军进城,然后来一个瓮中捉鳖。果不其然,曹操大将曹仁带领10万兵马畅通无阻地进了新野城,在城中驻扎下来,当天晚上,又被诸葛亮来了一个火攻,损失惨重。
第三把火发生在公元208年,就是著名的“火烧赤壁”,当时,曹操大军多达20万,刘备和孙权的联军不过5万余人。出其不意的一把火,把曹军烧得非常惨重,曹操最后带着几十人狼狈逃命。这一战直接让曹操元气大伤,从此,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第二,“新官上任三把火”在现代语境里的含义。
许多成语总是随着时代背景的变化,其含义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新官上任三把火”正是如此。
在现代语境里,“三”已经不是实词而是虚词,指代多次、几次的意思。
“火”也不是指火光、光焰,引申为像火燃烧起来那样轰轰烈烈、雷厉风行,看起来炽烈壮观,能给他人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

第三,“新官上任三把火”的作用和意义。
一个新领导初来乍到,是半斤还是八两,别人并不清楚,他唯有拿出真本事让大家心服口服。因此,新领导上任后,都会拿出最好的状态,最大的决心,最强的意志,去干几件大事,用大事的功绩来堵上手下的嘴,同时也给自己树立威信和口碑。
说得再直白一些,“新官上任三把火”是仕途上的一种生存哲学,善于运用这种哲学的人,往往能做到一切尽在掌握中。

3. 新官上任三把火的故事对你有何启示

第一步、树立威信,给下属一个下马威。让下属知道,我的管理是强硬的,你们别给我上纲上线。老实本分点。

第二步、展示自我能力。我是有能力有才华有方法的,你们会佩服我。我能够顺利地升迁,如果你表现好,我同样能够让你升迁,如果你表现不好,那对不起,我会采取措施。

第三步、制定计划和制度。于是单位开始按照我的思路运行。整个发展方向开始在我手中掌握。

其实“三把火”不一定要烧,我们烧三把火是为了整合队伍捋清思路而烧,而不是为了烧三把火而烧三把火。所以局面良好的情况下没必要大费周折烧三把火。

但是“头三脚”一定要踢好,打开局面,顺风顺水。

新官上任三把火的故事对你有何启示

4. 新官上任三把火是什么故事呢

名称:《新官上任三把火》
拼音:xīn guān shàng rèn sān bǎ huǒ
解释:新官员上任后,常常做出几件事以表现自己的才干和革除时弊的决心,过后也就一切如旧.说白一点,就是给人下马威,然众将军心服口服。
据《三国演义》所述,三国时,诸葛亮当了刘备的军师,在短时间内,连续三次火攻曹操。第一次火烧博望坡,使夏侯惇统领的十万曹兵所剩无几,第二次在新野,火攻,水淹使曹仁,曹洪的十万人马,几乎全部覆没。第三次火烧赤壁,百万曹兵惨败,最后跟随曹操逃出去的,只剩27人。当时,人们把这三把火称为“诸葛亮上任三把火”。传到后来便成为人们常说的“新官上任三把火”了。
 
以上回答供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杭州图书馆

5. “新官上任三把火”中的新官最早指的是谁

诸葛亮
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1]  ),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2]  ,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文学家、书法家、发明家。早年随叔父诸葛玄到荆州,诸葛玄死后,诸葛亮就在隆中耕种。[3-5]  后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辅佐刘备建立蜀汉。蜀汉建立后,诸葛亮被封为丞相、武乡侯,对内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对外联吴抗魏,为实现兴复汉室的政治理想,数次北伐,但因各种不同因素而失败,最后于蜀汉建兴十二年(234年)病逝于五丈原(今陕西宝鸡岐山境内),享年54岁。刘禅追谥其为忠武侯,后世常以武侯、诸葛武侯尊称诸葛亮。东晋政权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6]  。诸葛亮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7]

“新官上任三把火”中的新官最早指的是谁

6. 新官上任三把火,要烧的究竟是哪三把火?

这三把火分别是掺沙子、拜码头和买账。当时官场上是非常险恶的尤其是在当时那个比较落后的封建社会,国家规定的一些法制并不能起到什么实质性的作用,当时纯粹就是靠人治来管理国家。所以在那个情况下如果还能出现比较廉洁的官员的话,可以说是十分难得的。第1个就是掺沙子。那些新上任的官员,为了能够更好的适应工作选择让衙门里的官吏来协助自己的工作。但是这种方式很容易会让这些官吏的权力增大,助长他们的威风。所以当时这些新上任的官员,既需要让这些官吏来辅助自己的工作,又需要更好的官吏这些管理不让这些管理做出违规的事情。当时这些新上任的官员,既需要树立起威严也需要看管好底下的人,避免下属以上做乱。第2个就是拜码头。新上任的官员必须在第一时间去逐个拜访那些势力比较大的官绅豪门。只有与这些地方上势力比较大的官绅处理好关系之后才能更好的去进行工作。当时那些地方上非常有威望的人会对这些刚上任的官员造成一定的影响,如果这些官员得不到那些有威望的人的认可的话,很容易让这些有威望的人带动底下老百姓产生反抗官员统治的行为。第3个就是买账。要知道,如果在古代想要让自己的官位稳定下来的话,就必须要黑白通吃,既需要遵守国家制定的相关法律又需要明白那些暗地里的规则。当时有人曾经专门写了一本书,这本书主要就是教导那些刚上任的官员们,学会明面上建立一个法定收入的账簿,但是除此之外还需要再次记录那些暗账。要知道在当时那个封建社会与现在的法制社会完全不同当时可以说法律根本就约束不住这些人的行为,如果想要保住自己的官位的话就必须要适应当时的官场。

7. 新官上任三把火的由来?

说法一
据《三国演义》所述,三国时,诸葛亮当了刘备的军师,在短时间内连续三次火攻曹操。第一次火烧博望坡,使夏侯惇统领的十万曹兵所剩无几,第二次在新野,火攻水淹使曹仁、曹洪的十万人马,几乎全部覆没,第三次火烧赤壁,百万曹兵惨败,最后跟随曹操逃出去的,只剩27人。当时,人们把这三把火称为“诸葛亮上任三把火”。传到后来便成为人们常说的“新官上任三把火”了。
说法二
这是从古代县令上任常做之事,编出的俗语。县官们上任接班,必做之事很多:要拜庙上香,地方的孔庙、关帝庙、文昌庙、城隍庙必拜,以显示自己尊儒崇道,连地方神都十分恭敬;要清仓盘库、粮库、物料库核对清楚;要巡查监狱,要视察城防;要对簿点卯,即对照簿册记载的官员侍从等花名册一一查对;要传考生童,就是将本地的学生集中,做一次自己亲自出题的考试,了解群众情况;要拜访乡绅,当然依次是本县的皇亲国戚、与自己同级的卸任官员直至豪门大户了。最后,则是新县贴出告示,说明自己从何月何日开始接受诉讼。做上边这一系列事情时,新官必然会选择出某两三件事情,别出心裁地指手画脚一番,敢就是烧出“三把火”了。常见的如庙宇残破要拨款大修啦、城防不坚固要为防盗修城墙建苑垒、学生质素不高要请外地名师等等。这些谁也会烧的“三把火”后,才可见新官有否真功夫!才可知这个刚登官的人,是否真的能当官!

新官上任三把火的由来?

8. 新官上任三把火的辨析

这是从古代县令上任常做之事,编出的俗语。县官们上任接班,必做之事很多:要拜庙上香,地方的孔庙、关帝庙、文昌庙、城隍庙必拜,以显示自己尊儒崇道,连地方神都十分恭敬;要清仓盘库、粮库、物料库核对清楚;要巡查监狱,要视察城防;要对簿点卯,即对照簿册记载的官员侍从等花名册一一查对;要传考生童,就是将本地的学生集中,做一次自己亲自出题的考试,了解群众情况;要拜访乡绅,当然依次是本县的皇亲国戚、与自己同级的卸任官员直至豪门大户了。最后,则是新县贴出告示,说明自己从何月何日开始接受诉讼。做上边这一系列事情时,新官必然会选择出某两三件事情,别出心裁地指手画脚一番,敢就是烧出“三把火”了。常见的如庙宇残破要拨款大修啦、城防不坚固要为防盗修城墙建苑垒、学生质素不高要请外地名师等等。这些谁也会烧的“三把火”后,才可见新官有否真功夫!才可知这个刚登官的人,是否真的能当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