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鸡博弈 如何解释

2024-05-19 01:56

1. 斗鸡博弈 如何解释

有两只实力相当的斗鸡遇到一起,每只斗鸡都有两个选择:一是退下来,一是进攻。如果斗鸡甲退下来,而斗鸡乙没有退,那么乙获得胜利,甲则很丢面子;如果斗鸡乙也退下来,则双方打个平手;如果斗鸡甲没退,而斗鸡乙退下去,那么甲则胜利,乙失败;如果两只斗鸡都前进,那么将会两败俱伤。
因此,对每只斗鸡来说,最好的结果是,对方退下去,而自己不退。但是这种选择却可能导致两败俱伤的结果。
不妨假设两只斗鸡均选择前进,结果两败俱伤,这时两者的收益是-2个单位,也就是损失为2个单位;如果一方前进,另外一方后退,前进的斗鸡获得1个单位的收益,赢得了面子,而后退的斗鸡获得l的收益即损失1个单位,输掉了面子,但没有两者均前进受到的损失大;两者均后退,两者均输掉了面子获得1的收益即损失1个单位。当然这些数字只是相对的值。具体如表11-1所示。
图表
斗鸡博弈的收益矩阵
甲/乙	前进	  后退
前进 	-2/-2	1/-1
后退 	-1/1	  -1/-1
由此看来,斗鸡博弈描述的是两个强者在对抗冲突的时候,如何能让自己占据优势,力争得到最大收益,确保损失最小。
在国际舞台上,上个世纪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之间在冷战期间的军备竞赛,用斗鸡博弈来解释则是最合适不过的了。
参见中国发展出版社2011年重版的《博弈论的诡计》(王春永著)第12章

斗鸡博弈 如何解释

2. 在经济学里如何解释斗鸡博弈?

两只斗鸡在决斗的时候,无论选择进或退都是一个难题,因为纳什均衡已经给出了一胜一败的最优策略。在很多较量下,死拼将是得不偿失的,因为很可能给第三者机会。
因此,两个已经在战场的强势力很可能自觉的遵循纳什均衡,当一方攻击时,另一方暂退。虽然可能某方暂时受损,但较之于两败俱伤是好得多的。不过,要维持这一状况,必须保证下一次先期受损的一方发动攻势的时候,另一方同样的后退。
于是这样的攻击性行为开始变得“仪式化”,没有人真正流血。这只不过是两个巨头玩弄的游戏,目的是警告后来者。这正是百事的广告,即使暗含挑衅也最多只到“敢为中国红”这样的地步的原因。

扩展资料
博弈论是二人在平等的对局中各自利用对方的策略变换自己的对抗策略,达到取胜的目的。博弈论思想古已有之,中国古代的《孙子兵法》等著作就不仅是一部军事著作,而且算是最早的一部博弈论著作。
博弈论最初主要研究象棋、桥牌、赌博中的胜负问题,人们对博弈局势的把握只停留在经验上,没有向理论化发展。近代对于博弈论的研究,开始于策梅洛,波莱尔及冯·诺依曼。
1928年,冯·诺依曼证明了博弈论的基本原理,从而宣告了博弈论的正式诞生。1944年,冯·诺依曼和摩根斯坦共著的划时代巨著《博弈论与经济行为》将二人博弈推广到n人博弈结构并将博弈论系统地应用于经济领域,从而奠定了这一学科的基础和理论体系。
1950-1951年,约翰·福布斯·纳什利用不动点定理证明了均衡点的存在,为博弈论的一般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外,莱因哈德·泽尔腾、约翰·海萨尼的研究也对博弈论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如今博弈论已发展成一门较完善的学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王春永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博弈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