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的五险一金有哪些

2024-05-18 10:51

1. 全国的五险一金有哪些

五险一金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公积金。【法律依据】《劳动法》第70条国家发展社会保险事业,建立社会保险制度,设立社会保险基金,使劳动者在年老、患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获得帮助和补偿。第71条,社会保险水平应当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承受能力相适应。第72条,社会保险基金按照保险类型确定资金来源,逐步实行社会统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社会保险法》第2条国家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依法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全国的五险一金有哪些

2. 现在的五险一金国家缴纳多少?

各地发展水平不一样,缴费基数就不一样,缴费也就不一样,一样是规定的缴纳比例。
社保由单位和员工个人共同缴纳,五项社保的具体缴费比例各地有所区别,但大致分别为:
养老保险:单位和个人分别缴纳个人工资的20%和8%;
医疗保险:单位和个人分别缴纳约10%和2%;
失业保险:单位和个人分别缴纳约2%和1%;
生育保险:单位缴纳约0.8%,个人不缴费;
工伤保险:单位缴纳约2%,个人不缴费

3. 哪五险一金

法律分析:五险是指: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
一金:住房公积金。
险指的是五种保险,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
一金指的是住房公积金。
这里要注意的是“五险”是法定的,而“一金”不是法定的。
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由单位和个人共同承担,工伤和生育保险的费用由单位承担。
法律依据:《社会保险法》第二条 国家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依法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哪五险一金

4. 五险一金是多少?

法律分析:五险一金是国家强制性的,以个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资为基数,各地可能略有不同,五险一金一个月大概是1500元左右,包括个人和单位缴纳的。1、养老保险: 个人交纳8%,单位交纳22%;2、医疗保险: 个人交纳2%,单位交纳10%;3、失业保险: 个人交纳1%,单位交纳2%;4、工伤保险、生育保险: 只由用人单位交纳,个人无需缴纳。社会保险基数简称社保基数,是指职工在一个社保年度的社会保险缴费基数。它是按照职工上一年度1月至12月申报个人所得税的工资、薪金税项的月平均额来进行确定。社会保险缴费基数是计算用人单位及其职工缴纳社保费和职工社会保险待遇的重要依据,有上限和下限之分,具体数额根据各地区实际情况而定。
法律依据:《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第十六条 职工住房公积金的月缴存额为职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乘以职工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单位为职工缴存的住房公积金的月缴存额为职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乘以单位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十二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职工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人工资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个人账户。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分别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
第二十三条 职工应当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按照国家规定共同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由个人按照国家规定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5. 中国五险一金指哪些


中国五险一金指哪些

6. 五险一金有多少

法律分析:五险一金有些是从底薪里扣的,比如需要劳动者自己缴纳的这一部分就是从底薪工资里面扣,其他则不是。但是根据工资的组成来看,工资除了底薪,还有提成、福利奖金等,以上这些都是一起发的。工资的多少会影响社保缴纳费用的多少,工资较低的则社保缴纳的也会相对较少,但是就不能笼统的说五险一金是从底薪里面扣除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十条 职工应当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养老保险的办法由国务院规定。第十一条 基本养老保险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由用人单位和个人缴费以及政府补贴等组成。

7. 哪五险一金

01 养老保险

无论有无工作,只要定期交保险费,累计交满15年后,达到退休年龄即可领养老金。养老保险分居民养老和职工养老:

没有工作的农民和城镇居民,多数选择交居民养老保险。费用从最低100元至最高5000元分十几个档次,你可以每年选择交2000,你也可每年选择交3000年,只要交满15年以上,达到60岁以后变可领取养老金。按照5000元标准交15年,可以领取多少?这要分地区,上海执行全国最高标准,一般在1470元左右。陕西等地,一般执行全国最标最低标准627元。也就是说,最高你可领取1470元,最低也可领取627元,经济越发达地区,领取的养老金越高。城乡居民如果不交养老保险,也可领取基础养老金。国家规定,只要不是按照职工身份退休的,60岁以后可至少领取88元基础养老金。

企业职工、个体户和灵活就业人员,缴纳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每月一交。缴纳多少根据职工月平均工资决定。其中灵活就业人员要全部自己出这笔钱,在公司上班的职工,用人单位出一大部分,职工自己出一小部分。男职工满60周岁退休、女职工满50周岁退休。按照最低工资缴纳15年职工养老保险,可领多少钱?这也要分地区,以青岛为例,从2004年至2018年一直按照最低水平缴纳养老保险,如果是在2018年退休的话,一般能领取的800-900元左右。退休职工养老金每年都会涨,涨幅一般控制在5%左右。

02医疗保险

医疗保险也分职工医疗和居民医疗:

新生儿、少年儿童、大学生、未参加工作的成年居民、老年人等,普遍参加居民医保,一般在上一年最后一个季度集中缴费,交一年管一年,也就是说前一年你交上钱,次年发生的住院费用可按比例报销。费用在200—700元之间,这取决于当地政策规定。成年居民二档、少年儿童、大学生相对来说低一些。

企业职工、个体户和灵活就业人员,缴纳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每月一交。每月缴纳费用=职工月平均工资*征缴比例(一般在10%—12%之间),比如你的月平均工资为5000元,那每月需要交500-600元。

职工医疗和居民医疗都可以办医保卡,用于报销。但居民医保卡内每月是不打钱的,而职工医保卡内每月定期划入资金。报销比例有所差别,一般居民医疗要比职工医疗低5%—25%左右。

03生育保险

这个只能职工和个体工商户可以缴纳,居民和自由从业人员无法缴纳。

一般要求要求女职工生育前,连续缴纳生育保险6-12个月,可领取生育待遇。生育待遇分三部分:一是产检费,一般为固定额度700元;二是住院手术费,也是固定额度,从1000元-4200元不等,要看你所在医院级别;三是生育津贴,计发标准为:职工所在企业所有员工月平均工资/30*产假天数,产假天数多数为158天,也有最高一年的(西藏),也有比较低的128天(如浙江、重庆等地)。生育津贴这笔钱其实不少,一般在20000—80000之间。

给各位没有缴纳生育保险但已怀孕或者是备孕的夫妻们一个建议,可以找个个体户让其代缴,比如周边亲戚朋友有开店的,就可在那交。领取的待遇肯定要比缴纳费用多,但一定问好当地政策,缴纳多长时间可以领生育津贴。很多妈妈们,虽缴纳了生育保险,但领不到生育津贴。

04工伤保险

这个就不多讲了,也是只能职工和个体工商户可以缴纳,上班期间和上下班途中如果受伤,可以领取工伤待遇。一般先要进行劳动能力鉴定,根据鉴定等级,发放工伤待遇。

05失业保险

如果你被用人单位辞职了或其他原因被动辞职,就可以领取失业金。前提是需要交纳失业保险1年以上。一般城镇户口每缴纳1年可领取3个月失业金,最长不得超过24个月;农村户口职工每缴纳1年可领取1个月失业金,最长也不能超过24个月。失业金多少有当地人社部门公布,青岛每月为1080元。

06公积金

公积金就是买房租房用的,企业交一半、职工本人交一半。连续缴满一年以上,如果买房的话,可以公积金贷款,贷款利率是相当的低。这个是小编亲身经历,去年12月定了一套房,走的公积金贷款,如果是一个人贷的话最高为36万(青岛),如果是夫妻共同贷的话,两人最高60万元。我的贷款利率为3.25%,60万的额度,每个月还2611元。如果你有房子或正在租房,也可把公积金内的钱取出。

哪五险一金

8. 五险一金有多少?

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
五险一金是指用人单位给予劳动者的几种保障性待遇的合称
缴费比例:
各地缴纳比例不一样。
养老保险缴费比例:单位20%(全部划入统筹基金),个人8%(全部划入个人帐户)。
医疗保险缴费比例:单位10%,个人2%+3元
失业保险缴费比例:单位1%,个人0.2%;
工伤保险缴费比例:单位每个月为你缴纳0.5%,个人不缴纳;
生育保险缴费比例:单位每个月为你缴纳0.8%,个人不缴纳;
公积金缴费比例: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选择住房公积金缴费比例。但原则上最高缴费额不得超过职工平均工资的10%。2010年下半年起,全国统一规定所有用人单位按工资的12%办理缴纳住房公积金。单位和个人都是工资的12%。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