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台湾香港澳门的历史资料和民间传说简单一点50字以下

2024-05-18 10:10

1. 有关台湾香港澳门的历史资料和民间传说简单一点50字以下

一、香港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东汉。1 9 5 5 年发现的李郑屋古墓,可以证明早在两千多年前,香港便已有人居住。
唐朝时候,青山(屯门)一带,已有很多中国人居住,当时的青山,是一处颇为繁盛的港埠。并有唐朝驻军,保卫珠江的入口,外国来的船支,必须经过青山,才可转去广州。
宋朝时,一位官员邓符协被派到广东做官,经过青山,很喜欢此地,于是,在任满后,和家属定居于锦田山谷,建立了一个村落,称为“北围”。他的子孙后来又建立了“吉庆围”。
清朝时候,清兵于1 6 6 2 年派兵到现在的新界,并命令乡民留辫。香港在清朝时,一直在对外通商中扮演重要角色,因为,香港在地理上与广州唇齿相依,而广州是清朝对外开放的唯一商埠。
英国在后来的对华贸易中,发现香港的重要性,认为如能据为已有,将对其扩大对华及其他远东诸国贸易,有极大好处。因此,在1 8 4 1 年,中英鸦片战争后,要求战败的中国清政府割让香港。
在英国占领香港前,香港基本上是一个荒岛,岛上南部的赤柱、大潭笃和石排湾,东部的阿公岩,水井湾等,有一些渔民居住。其他黄泥涌、灯第洲、七姊妹等几处,则有一些小村湾,当时,岛上的居民约3000人。

二、澳门以前是个小渔村。她的本名为濠镜或濠镜澳,因为当时泊口可称为"澳".澳门及其附近盛产蚝(即牡蛎),蚝壳内壁光亮如镜,澳门因此被称为蚝镜(蚝的繁体字为"蚝")。后人把这个名称改为较文雅的“濠镜”。清乾隆年间出版的《澳门纪略》中说:“濠镜之名,著于《明史》。

东西五六里、南北半之,有南北二湾,可以泊船。或曰南北二湾,规圆如镜,故曰濠镜。”从这个名称中,又引申出濠江、海镜、镜海等一连串澳门的别名。澳门的名字源于渔民非常敬仰的中国女神 天后,又名娘妈。
根据传说,一艘渔船在一个天气晴朗,风平浪静的日子里航行,突然刮起狂风雷暴,渔民们处於危急关头。这时,一位少女站了起来,下令风暴停止。风竟然停止了,大海也恢复了平静,渔船平安地到达了海镜港。
上岸后,少女朝妈阁山走去,忽然一轮光环照耀,少女化做一缕青烟。后来,人们在她登岸的地方,建了一座庙宇供奉这位娘妈。
十六世纪中叶,第一批葡萄牙人抵澳时,询问居民当地的名称,居民误以为指庙宇,答称"妈阁"。葡萄牙人以其音而译成"MACAU",成为澳门葡文名称的由来。
三、台湾是我们伟大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同中国大陆的渊源深厚而久远。在远古时代,台湾和大陆本来连在一起。后来由于地壳运动,相连结的部分陆地沉为海峡,台湾遂成海岛。

台湾海峡的海底就像一条河谷,有向南和向北两大河系,这是当它还是陆地时,被河水冲击、侵蚀而形成的,最深处不过100米,大多数地方的深度只有50米。
而在1.5万年以前,东海海面比现在低130米左右,这在地质上说明两岸原来是一个板块,台湾、澎湖等岛屿就在祖国东南沿海的大陆架上,与福建省相连接。
参考资料:株州市台湾事务办公室-台湾历史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澳门回归日
参考资料:中国网-香港的历史

有关台湾香港澳门的历史资料和民间传说简单一点50字以下

2. 请介绍一本好书,并介绍内容.最好是国外

出国留学的手续
  (一)出国留学的类别及条件
  总的来说,可分为二大类:国家派出和自费留学。
  国家派出有以下几种情况:一种是由国家有关部委支付经费;二是由世界银行贷款;三是校际交流。还有一种是自筹经费,或由亲友资助,或享受国外奖学金,由个人申请,经有关部门批准后,列放国家计划,出国手续与公费人员一样办理。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自费公派”。
  自费留学是由私人或亲友资助,或享受国外奖学金,出国手续均由个人办理。
  1、公派出国留学人员的条件
  (1)政治条件
  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思想品德优良,在实际工作和学习中表现突出,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业务条件
  出国大学生应是高中毕业、成绩优秀的人员。出国研究生应是具有大学毕业及以上水平的成绩优秀的人员,并应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规定出国前参加实际工作的年限。出国进修人员和访问学者应是教学、科研、生产的业务骨干,具有大学毕业及以上水平,并在高等学校、科研单位及工矿企业等部门中从事本专业工作五年以上(特殊优秀者或因工作需要者可适当缩短),或获得硕士学位后,从事本专业工作两年以上,或从事职业技术教育专业工作两年以上的人员。出国进修人员和访问学者的年龄,应根据出国留学的不同种类确定,一般不得超过五十岁。副教授、副研究员以上的短期(三至六个月)出国访问学者,年龄可以适当放宽。 
  (3)外语条件
  各类出国留学人员都应掌握相应国家的语言文字,能够比较熟练地运用外文阅读专业书刊,有一定的听、说、写能力,经过短期培训即能用外语进行有关学科的学术交流。出国大学生和研究生的外语能力必须达到能听课的水平。
  (4)身体条件
  各类公派出国留学人员的健康状况,必须符合出国留学的规定标准,经过省、市一级医院检查并得到健康合格证明书(证书有效期为一年)。
  2、公派出国留学人员的选派
  (1)公派出国留学人员是指根据国家建设需要,得到国家以及有关部门、地方、单位全部或部分资助,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有计划派出的留学人员。
  按国家统一计划,面向全国招生,统一选拔、派出,执行统一经费开支规定的出国留学人员,为国家公派出国留学人员(简称“国家公派);按部门、地方、单位计划,面向本地区、本单位招生、选拔、派出,执行部门、地方、单位经费开支规定的出国留学人员(包括个人经本单位同意和支持,通过取得各种奖学金、贷学金、资助等并纳入派出计划的留学人员”为各部门、地方、单位的公派出国留学人员(简称“单位公派”)。 
  (2)公派出国留学人员分为大学生、研究生、进修人员和访问学者。
  (3)出国攻读大学本科、专科和研究生的留学人员在国外的学习年限一般按对方国家的学制,由派出单位确定。出国进修人员和访问学者在国外的期限,根据进修和研究课题的实际需要,一般为三个月至一年,特别情况可为一年半,均由派出单位按派遣计划确定。 
  (4)派出单位要帮助和指导公派出国留学人员选好在国外学习、进修、实习或从事研究的单位。这些单位应具有较高水平或专业方面特长。

  (二)公派出国留学人员的申报手续和经费等管理办法
  1、公派出国留学人员的申报手续
  公派出国留学的办理程序是:符合公派留学条件者,在接到国外学校的入学许可证件和外汇资助证明后,由本人向所在单位提出申请,经所在单位批准后,按隶属关系,由单位向其上级部委或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申报。上级部门审批同意后,由该部委或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有关部门负责办理出国手续。 
  享受对方院校奖学金或资助费的公派出国留学人员,如在出国时尚未拿到资助费现款,可向派出单位申请垫付外汇额度(非贸易外汇三联单)。以供购买机票;由亲友提供资助者,其出国旅费,可凭护照和前往国的入境签证,以及国务院有关部委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主管部门出具的因公派出证明,自备人民币,按规定到中国银行申请兑换外汇。 
  2、公派出国留学人员的工资、工龄和有关经费的管理办法
  (1)出国进修人员和访问学者,在批准出国留学的期限内,国内工资由原单位照发,国内计算工龄。内公派出国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生获得博士学位后,在批准的攻读博士学位期限内,国计算工龄。公派出国攻读学位的在职人员,在学习期限内的国内工资侍遇按国内对同类人员的有关规定办理。
  (2)国家公派出国留学人员的出国置装费、出国旅费、在国外学习期间的学习和生活费,研究生和大学生中途回国休假的往返国际旅费等,按国家的统一规定办理。
  (3)单位公派出国留学人员的出国置装费、出国旅费、在国外学习期间的学习和生活费,研究生和大学生中途回国休假的往返旅费等,按派出部门、地方、单位参照国家统一规定结合选派单位具体情况制定的有关规定办理。
  (4)公派大学生、研究生自费回国休假、探亲,以不影响学习为前提,由驻外使、领馆审批。
  (5)学成归国的公派留学人员,一般应回原单位工作,如用非所学,不能发挥本人专业特长,由其所在单位报请个级部委或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有关部门的酌情办理。 
  3、因公出国留学人员护照的申领
  下列因公出国留学人员,按国家规定,持用因公普通护照:
  (1)根据协议、合同被派往国外的留学生、研究生、进修生、访问学者或进行合作研究、讲学、任教的有关人员;
  (2)被派往国外实习、接受培训、监造和检验等人员。
  上述因公普通护照的颁发机构是我国外交部或授权受理的省、市外事办公室。

  (三)在国外从事“博士后”研究或实习的办法
  1、国内在职人申请去国外从事“博士后”研究或实习的审批办法
  (1)由申请人向所在单位提出申请报告,说明拟从事“博士后”研究或实习的理由、内容和期限。
  (2)所在单位组织专家、教授对所提“博士后”的研究方向或实习的业务范围进行评议并签署意见,由该单位领导批准后,按隶属关系报部委或省、自治区、直辖市主管部门办理出国审批手续。
  (3)去国外从事“博士后”研究或实习所需经费,一般由派出单位解决。
  (4)获准者,其在国外从事“博士后”研究或实习期间,国内工资照发。
  2、出国研究生在国外从事“博士后”研究或实习的办法
  (1)出国研究生在国外获得博士学位后,如需在国外直接从事“博士后”研究或实习,须由本人提前向其国内派出单位和我驻外使、领馆提出申请报告,说明拟从事“博士后”研究或实习的理由、内容和期限。
  (2)国内派出单位收到申请后,须在三个月以内组织有关专家、教授评议并签署意见,由单位领导审批后,通过有关驻外使、领馆通知申请者。三十月后得不到派出单位答复的,即由我驻外使、领馆审定。
  (3)申请者联系妥在国外从事“博士后”研究或实习的单位,并收到聘书后,本人应将从事“博士后”研究方向或实习业务范围、单位和期限等报告国内派出单位和驻外使、领馆。其研究课题或实习的业务范围与原申请批复不符的,应重新报请审批。
  (4)在国外从事“博士后”研究或实习所需一切费用,包括完成“博士后”研究或实习结束后的回国旅费,均由本人自理。
  (5)研究生在国外获得博士学位后,要求转到第三国从事,“博士后”研究或实习,一般应先回国工作一段时间后,再提出申请。因特殊需要由国外直接转第三国的,应提前半年提出申请,按隶属关系报部委或省、自治区、直辖市主管部门批准。 
  (6)从事国外的“博士后”研究或实习的期限一般为一年至一年半。

  (四)自费出国留学的有关规定
  1、自费出国留学人员的条件和工龄、待遇
  (1)自费出国留学人员是指我国公民提供可靠证明,由其定居外国及香港、澳门、台湾地区亲友资助,或使用本人、亲友在国内的外汇资金,到国外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学习或进修的人员。
  (2)非在职人员,在高等院校学习的非应届毕业班的学生和归国华侨及其眷属,国外华侨,香港、澳门、台湾同胞和外籍华人在内地的眷属,符合(1)的情况并取得国外入学许可证件和经济担保书的,均可申请自费出国留学。
  (3)在职职工要求离职自费出国留学,应事先经所在单位批准。
  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班的学生,已经列入国家分配计划,应服从分配,为国家服务。
  国内在学研究生,一般不得中断学习自费出国留学。
  (4)凡全日制高等教育机构公费的各级别毕业生,在读四年级以上(含四年级)学生、研究生及在这段学习期间退学的人员,全日制成人高校的毕业生,都必须按规定完成服务期年限后方可申请自费出国留学。
  凡全日制高等教育机构在读四年级以下(不含四年级)学生和全日制成人高校公费在读学生在偿还学习期间国家负担的培养费后,可申请自费出国留学。自出境之日起八年内回国服务的,退还其所交的培养费。
  在读或迟学的全日制高等教育机构公费学生或研究生,如果系归国华侨、国外华侨、香港、澳门、台湾同胞和外籍华人的直系眷属,则自费出国留学可免交培养费;如果系上述六类人员的非直系眷属,应在偿还学习期间国家负担的培养费后,可申请自费出国留学;属应完成服务期年限人员中的直系眷属可免除服务期,非直系眷属在偿还培养费后,亦可免除服务期。
  完成服务期年限的在职人员自费出国留学,应提前半年向所在单位提出申请,已与单位签订聘用合同(协议)的人员,须认定其已履行合同(协议)后,方可申请自费出国留学。
  具有大学和大学以上学历人员自费出国留学,必须到省、自治区、直辖市一级自费出国留学审核机构办理学历和完成服务期年限的审核手续,只有获准后方可向公安机关申请出国护照。
  (5)专业技术骨干人员,包括助理研究员、讲师,工程师、主治医师及以上的人员,毕业研究生以及优秀文艺骨干、优秀运动员、机关工作业务骨干和具有特殊技艺的人才等,申请自费出国留学,应尽量纳入公派范围,获准后他们在国外留学期间的管理和国内待遇按公派出国留学办法办理。
  (6)高等学校在校学生获准自费出国留学的,可保留学籍一年,在职人员获准自费出国留学的,从出境的下一个月起停发工资,保留公职一年。
  (7)在职人员自费出国留学回国工作后,出国前工龄可以保留,并与回国后的工作时间合并计算工龄。获得博士学位回国参加工作的,其在国外攻读博士学位的年限,国内计算工龄,工龄计算办法与公派留学人员相同。
  (8)对学成回国工作的自费出国留学人员,凡获得学士以上学位者,其回国国际旅费,由国家或用人单位提供,其国内安家费由用人单位按不同情况给予补助。
  (9)自费留学的毕业研究生,大学本科、专科毕业生,要求国家分配工作的,可于毕业前半年与我驻外使、领馆联系,办理有关登记手续,由国家教育委员会负责安排并分配工作;或在回国后向国家教育委员会登记,按同类公派留学人员分配办法及工资待遇的规定办理。 
  2、自费出国留学人员护照的申领
  自费留学人员属于因私出国,应办理私普通护照,颁发护照机构是授权受理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部门。属在校学生或在职职工的,所在学校或单位应签署意见。具体办理手续时,必须备好如下材料:
  (1)单位介绍信:
  (2)户口薄或集体户口证明,写明本人出生地和出生年月日;
  (3)“经济担保”的复印件,并附译文。“经济担保”须经公证后方有效;
  (4)本人近期正面免冠光纸照片五张,并在照片背面用铅笔写上名字;
  (5)填写《自费出国留学人员登记表》、《本国公民出国申请表》
  (6)用人民币交纳护照费、签证费、手续费、邮费。
  为了保证公民的出国申请能够及时得到批准,我国政府规定了公安机关在受理申请后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作出批准或者不批准的决定。目前规定的时限是:出国申请的批复一般不超过三十天,偏僻和交通不便的地方最长也不超过六十天。

  (五)出国留学人员出境前后的联系办法
  在留学人员集中的国家,我使、领馆设立教育处(组),配有专职干部负责留学人员的工作;在留学人员少的国家,由使、领馆指定干部兼管(一般是文化处)。国家公派留学人员的行期一旦确定,可与有关驻外使、领馆联系。在可能的条件下,我驻外使(领)馆接到电传后,一般会派车到机场迎接我留学人员(或委托留学生联谊会接待)。有的接回教育处(组)所在地小住,交待注意事项办理有关手续,有的在机场交待完注意事项放生活费以后帮助转机(或火车,或公共电、汽车)达目的地。如因故无人迎接者,可打电话与使、领馆联系或乘车到使、领馆报到(或与当地留学生组织联系)。赴加拿大、德国的留学人员要自己乘车直接到留学生联谊会。单位公派,使馆一般不接,由自己与接待单位联系。
  如果留学人员直接到达学习或工作单位者,到后要及时与使、领馆教育处(组)或负责留学生工作的同志联系、报到,并将“报到证”交使、领馆教育处(组)。并及早与当地留学人员组织取得联系。
  许多国家都要求入境的外国人在入境一周(有的一月)内到当地警察局办理登记手续,领取居留证(或身份证),有的还要求居留证心须随身携带(如不带,查出要罚款)。离境时,要求注销,并办理出境签证手续。到达后务必询问清楚,并及时办理有关手续。

  (六)赴国外留学的有关事项
  1、美国
  (1)到美国留学的四种考试  ①TOEFL考试。TOEFL是美国考试服务处为赴美国和加拿大留学的外国学生提供的英语考试,对于申请到美国和加拿大学习的非英语国家学生,对方一般都要求有TOEFL考试的成绩。
  TOEFL考试的主要目的是考察非英语国家学生的英语熟练程度。TOEFL是一种从几个答案中选择正确答案的考试,考试时间一般为三小时,考试内容包括三大部分:①听力理解(衡量对英语口语的理解能力);②结构与书面表达(衡量辨认标准书面英语的能力);③阅读理解与词汇(衡量对非技术性阅读材料的理解能力)。
  TOEFL考试成绩两年内有效,一般应在对外联系学校前二个月或提前半年就报考TOEFL对方学校得到考生的TOEFL成绩后,作出录取与否的决定。
  ②GRE考试。GRE考试是美国考试服务处(ETS)提供的研究生入学考试。对于申请进入美国大学研究生院学习的学生,多数院校都要求具有GRE考试成绩。但也有一些院校不要求,或经过协商后,同意免试。GRE考试分为一般考试(亦称能力考试)和专业考试两种。有些学校某些专业要求一般考试的成绩,有些学校某些专业则要求一般和专业两项考试的成绩。申请人应首先通过查阅书籍或询问弄清对方的要求后,再决定参加何种考试。
  ③GMAT考试。GMAT考试是美国考试服务处提供的管理学研究生入学考试。这种考试旨在了解申请入学者是否具备在商业和管理专业研究生阶段学习的资格。全世界有八百多个研究生管理学教学项目采用GMAT考试成绩,大约六百所院校要求申请入学者提供GMAT考试成绩。在美国,大多数研究生院的管理专业都把GMAT的考试成绩作为入学的标准之一,同时也作为第一学年学术成绩的一次预测。
  ④TSE考试。TSE考试是美国考试服务处提供的英语口语考试,TSE考试着重考察非英语国家学生的英语口语熟练程度。考试时,发给每位学生一本考试手册,考生不得携带纸、笔和字典等进入考场。考试内容共分七个部分,有些部分要求考生朗读被指定的一本考试手册上的材料,整个考试的指导说明和考题都录在一盘磁带上,在考试正式开始之前,考生应先看一下考试规则然后听录音,回答问题时要对着话筒(麦克风),考生的回答就被录进另一盘磁带。这种考试不要求用笔做书面回答,考试时间共为半小时。 
  (2)申请去美国自费留学的条件
  自费留学不受学历、年龄和工作年限的限制,凡具备以下条件者,均可申请自费到美国上大学(专科或本科)、读研究生或进修。
  ①通过正当和合法手续取得足够的外汇资助或国外奖学金。即:持有亲友提供的经济保证书(须得到所去国家的认可);或持有国外院校、科研机构和基金会等提供的奖学金或资助证明。其所得外汇资助或国外奖学金,应能维持本人在国外学习期间的学习和生活费用。
  ②办好入学证件(入学通知书、邀请信),和办理护照签证所需的有关手续。
  ③英语水平足以在美国修读全日程的课程。
  ④身体健康,能适应繁重的学习任务的要求。
  (3)申请去美国留学的手续
  无论自费或公费出国留学,一般由本人联系学校,并按对方来信要求准备好有关材料,如经济保证书;TOEFL等考试成绩单;推荐信;本人学历证书等,然后办理申请手续。一般来说,需办理以下手续。
  ①写一篇自我介绍。通常是简略介绍自己的有关情况、所受教育、个人专业爱好及未来计划等。
  ②详细说明经济状况。由我国学校寄来自备表格或学院奖学金服务组织的“经济状况声明书”的,可按其中要求填写。个人用信件说明也可以。
  ③申请主修音乐、绘画或摄影艺术的,应附上一个盒式录音带或代表作。
  ④寄去两张照片。
  ⑤寄去健康证明一份。
  ⑥如学校要求付报名费,应尽早汇寄。无办支付者可请求宽免,有时能获得准许。
  申请人办妥所有规定的手续之后,学校便会受理入学申请。
  2、加拿大
  (1)留学的条件
  ①学历要符合申请大学的要求。
  ②有可靠的资金来源,或在加拿大银行有足够交付学费及生活费用的存款。政府派遣的留学生,要有官方资金保证书。
  ③通过英文考试来测定语言能力。讲法语的院校设有法语考试。使用英语的大学承认国际通用的考试,如TOEFL考试。研究生的TOEFL考试成绩必须在550分以上。
  ④体检合格证。
  具备以上条件,校方发给申请人接收信件,即可办理入境手续。
  申请攻读硕士学位的学生,需要有普通或荣誉学士学位,各科分数不低于65分,申请进修的专业成绩要求是80分以上。
  申请攻读博士学位的学生,需具有硕士学位,各科分数均在70分以上;或具有荣誉学士学位,各科分数均在80分以上。有些学科的院系,对申请博士进修课的学生要先进行考试,合格者方可参加博士进修课程的学习。
  (2)学校的选择
  在选择学校时,一般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①要了解所选的学校有没有自己想学的课程,特别是去攻读研究生的,要弄清楚所选学校的课程设置范围,以便选择自己特别想修读的课程。
  ②要弄清楚自己以往的学历是否符合学校的招收条件。许多学校对于入学标准都有说明,了解这一情况后,才能对自己入学的机会有多大做到心中有数。
  ③所选的学校对外国学生提供经济援助的政策如何,有些学校可能只免学费而不提供其他费用,有的提供奖学金、贷款和校内兼职工作。还有一些学校对外国学生不予以任何资助或至少在第一年不予以资助,一般说,到加拿大大学本科学习的学生很少能从学校得到资肋。各大学和加拿大政府所提供的大部分援助只限用于研究生。
  (3)入学申请手续
  学校选好之后,就应设法索取这些学校的资料。一般可以给有关大学的学生注册的主管者写信索取,然后根据了解的具体情况,再决定正式申请三至六所学校。写信要简明扼要。信的内容可包括:
  ①详细姓名,特别要把“姓”标明。
  ②按阳历算年法的出生年月日。
  ③现在的通信地址。
  ④学历和获得或即将获得的文凭,并说明成绩,及在班上的名次。
  ⑤是否有足够的经费支付学费、生活费及往返的国际旅费,或是否打算申请奖学金。
  ⑥所要修读的课程和学位。
  学校收到来信后,可能会寄一份正式申请表给申请者,如果认为提供的资料不够,则要再填一份《初步申请书》,学校认为满意,便把正式申请表寄给学生。如学校认为申请者不符规定的最低入学标准或无力支付学费等,也可能婉拒申请。 
  申请者按到正式申请表后,要按要求详细填写。同时还要备有认可的英文、法文成绩报告单译文。此外,还得写一篇自传,如果没有特别要求,一般只要略写自己的经历、论著,所受教育情况,个人兴趣及未来计划即可。
  3、英国
  (1)留学条件
  ①必须有必要的学历。各大学都要求申请人出具学历证明,如大学文凭、成绩单等,以证明其有能力在英国的大学学习所申请的学科和学位。
  ②一般要求申请人能听懂讲课,能阅读资料文献,能用英语进行师生交谈和参加学术研讨,并能较熟练地用书面表达自己的思想,如申请人来自英语为非本族语的国家,则要求在赴英前通过ELTS考试。ELTS只是摸底考试,不是淘汰考试。根据中英两国政府签订的文件协定,我方人员ELTS考试分数达6分者即可赴英。
  ③必须具有在英学习期间所需要费用的经济保障。
  ④必须身体健康并具有体检证明。英国方面特别强调患有肺结核或其他各种传染疾病者不予录取。
  以上四条是去英国留学的最基本条件,也是各大学的总的要求。除此之外,各大学可能还有自己的具体要求(特别在专业基础方面)。申请人须向有关学校直接联系询问。
  (2)入学考试
  申请入学一般都要经过考试。入学标准一般以通过英国的普通教育证书或苏格兰教育证书的考试来衡量。申请人的原有学历只供录取时参考,是否录取最终要看考试成绩。一般最低要求是通过五门指定科目的考试。其中两门达到高级水平或通过四门指定科目的考试,其中三门达到高级水平。
  如申请人在国内已获得了与申请所学科目有关的学位,则录取时会被优先考虑。英方往往建议申请人先在本国取得初级学位,然后再去英国大学学习,即使是重读一个初级学位也对本人更为有利。 
  英国文化委员会与剑桥大学地方考试管理会特别委员会联合举办的ELTS考试,是英国大学及研究机构要求各国留学生在赴英前,以通过ELTS考试作为英语过关的证据。
  如要参加ELTS考试,可向驻我国的英国文化委员会代表机构或英国使馆提出申请。该考试中心将通过它们向你提供有关考试日期、地点、费用等详细情况,同时将给你一份报考申请表。
  (3)申请入学的手续
  如攻读英国全日制大学本科生学位或毕业文凭,除白金汉大学外,都须通过英国的大学招生中心进行申请。该中心地址如下:
  Universities Central Council on 
Admissions,  PO.Box28,Cheltenham,Glos, 
  Gl50 1HY
  U.K.
  一般每年6月1日前可免费向该中心索取“申请须知”,申请表格及各大学名单、课程设置手册等材料。去信可按下述格式填写:
  To UCCA.
  PO.Box28
  Cheltenham,Glos
  GL50 1HY
  U.K.
  Plese send a copy of the current UCCA handbook and 
application form for enrty to university in October 
l9_______to the addrees below
  Name_________
  Address___________
  4、法国
  (1)留学条件
  无论是公派的还是自费的赴法留学人员,都必须具备以下五个条件:
  ①获得经济保证。获得的经济资助,应足以维持在法学习期间的学习和生活。②持有法国某高等院校或语言培训中心的入学通知书,或科研机构的邀请信。③持有学历证明。④具有相当的法语水平。⑤持有健康证明。
  凡具备上述条件的,即可办理赴怯留学的申请手续,即中方护照及出国签证和法方的入境签证。公派和自费公派赴法留学人员的出国手续均由派管单位按隶属关系,向其上级部委或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有关部门负责办理出国护照、签证手续,以及办理与法国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联系的事宜。当然,当事人也可自己联系学校或科研机构。自费赴法留学人员,在收到入学许可证和外汇资助(经济担保书)证明后,可向所在学校或单位提出申请。然后,本人持办理护照所需材料及单位意见,到当地公安部门申请办理出国护照。最后,本人持护照去法国驻华使、领馆办理入境签证。
  (2)自费留学人员助学金的申请
  法国政府每年向在各高等院校学习的法国和国外大学生提供大批助学金。以1983年—1984学年为例,享受法国政府助学金待遇的法国和外国学生总人数达137314人之多。其中,外国留学生9274人,占总人数的7%。在这批外国留学生中,有3177人享受法国对外关系部提供的助学金,6097人亨受法国对外关系部分合作与开发署提供的助学金。
  此外,法国对外关系部每年还向外国留学生及教师提供3800份用于短期语言、教学法培训的助学金;并且对外关系部还与财政部一起提供7855份用于各类培训的助学金。
  法国政府助学金的享受者可获得:生活津贴,旅费及行李托运费,社会保证金和培训费。
  自费生可向法国驻华使馆文比参赞、科技合作参赞、法国驻上海领事馆总领事写信申请法国政府助学金。首先要索取申请表格,然后逐项按要求填好,并附上所规定交纳的各种材料(注意,法方拒绝受理材料不齐的申请),然后,在法方规定的截止日期前,把申请表格及材料寄到法国驻华使、领馆。申请日期一般在每年9—10月份。
  (3)办理入学认可证件
  首先,根据法国高等院校专业及各专业课程设置等情况,选择理想的高等院校。
  然后,通过在法国居住的亲友,或直接给所选几所院校的教务处或接待处去信询问如何办理入学认可证件的有关手续。待对方答复后,再按对方要求填写申请表格及准备有关材料。
  (4)申请入学许可需要准备的材料
  ①个人简历。②学习成绩单。③学历证明。④公证过的出生证及译文的复印件。⑤两位专家或教授的推荐信。⑥如已学过法语,提供一份毕业或结业证书,标明学习期限及各项成绩,并加盖公章。⑦两个写有申请人地址的信封。
  5、德国
  在德国,由于本国和外国的高?

3. 请问:《中葡会议草约》规定葡萄牙“永驻管理澳门”,我们是用什么方法把澳门”要“回来的?谢谢

澳门作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由于历史的原因长期被葡萄牙占领,但中国历届政府都从未在澳门的主权问题上作过让步,也从未在法律上将中国对澳门的主权让予他国。因此,中国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只是时机问题而已。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中葡两国的友好建交以及中国统一大业的推进,中国对澳门行使主权的时机已逐步成熟。进入80年代,解决澳门问题成为中葡两国政府的一个重要的现实课题。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央人民政府明确宣布,废除过去所有外国列强强加在中国人民身上的不平等条约。对于一些历史遗留下来悬而未决的问题,中国政府一贯主张在条件成熟的时候,经过谈判和平解决,在未解决之前维持现状,例如香港、澳门问题,以及一切未经双方正式划定的边界问题。1972年,中国政府在致联合国非殖民化特别委员会的备忘录中指出:“香港和澳门属于历史遗留下来的帝国主义强加于中国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结果,香港和澳门是被英国和葡萄牙当局占领的中国领土的一部分,解决香港、澳门问题完全是属于中国主权范围内的问题,根本不属于通常的所谓殖民化范畴。我国政府主张,在条件成熟时,用适当的方式和平解决港澳问题,在未解决以前维持现状。”1972年3月10日,中国驻联合国大使黄华在联合国大会上代表中国政府声明:“香港和澳门系英国与葡萄牙政府所占领的中国领土;香港与澳门问题的解决完全是属于中国主权范围内而不能等同于其他殖民地。中国政府一贯认为,关于港澳问题,应在时机成熟时,以适当方法解决,联合国无权讨论此问题。”从而表明了中国政府对澳门主权的坚定立场。联合国非殖民化特委会于同年6月15日通过决议向联大建议从殖民地名单中删去香港和澳门。1972年11月8日,第27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批准了该特委会的报告。

同时,为了澳门的安定与维持澳门社会现状,中国政府从国家利益和澳门居民的利益着想,在政治上执行维护澳门安定的政策,在经济上,对澳门实行扶助的政策,以足够数量和合理甚至优惠的价格长期供给澳门生活用品和生产资料,支持澳门经济的发展。尤其是1978年以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建立经济特区,锐意发展经济,将澳门视为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和国家统一能起重要作用的“窗口”和“桥梁”,进一步促进了澳门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

1974年,葡萄牙“四·二五”革命后,里斯本宣布放弃殖民主义,有意改变澳门地位的性质,承认澳门是中国的领土,由葡国管理的地区。 

1979年2月8日中葡建交,两国就澳门问题达成协议,指出澳门是中国的领土,暂时由葡萄牙管理,澳门问题是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在适当的时机,中葡两国通过友好协商解决。

1986年,中葡两国开始为澳门问题展开合共四轮谈判并于1987年4月13日,两国总理在北京签订《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及两个附件。《中葡联合声明》宣布我国将于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这是继1984年中英两国圆满解决香港问题之后,中国现代史上又一件政治大事。

1993年3月31日在全国人大八届一次会议上,顺利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标志着澳门进入了后过渡期。

五、中葡谈判及《中葡联合声明》

中葡两国关于澳门问题的会谈,于1986年6月30日开始,至1987年4月13日正式签署《联合声明》,历时9个多月。

澳门前途问题与香港前途问题属同一性质,都是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但中葡会谈与中英会谈不一样,中葡双方在澳门问题上没有主权之争。1979年2月8日中葡建交时,两国政府已就此达成谅解,葡萄牙明确承认澳门是中国的领土,将交还中国。1984年底,中英会谈圆满解决了历史遗留下来的香港问题,“一国两制”、特别行政区、港人治港、50年不变等一系列方针,为中葡双方解决澳门问题产生了重要影响。中葡两国良好的外交关系、澳门地区社会安定的局面,为中葡两国圆满解决澳门问题提供了有利条件。1985年5月20日,葡萄牙总统埃亚内斯应邀访问中国。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在会见埃亚内斯总统时,开门见山地谈了澳门问题。双方一致认为,原则问题已经解决,前途问题能够妥善解决,不存在争论。1985年5月23日,中葡双方发表联合公报,同意通过外交途径,谈判解决澳门问题。1986年6月30日和7月1日,中葡关于澳门问题的首轮会谈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会谈前夕,中方团长周南强调中葡两国是“伙伴的关系而不是对手的关系”,奠定了会谈能够在较融洽和谐气氛中进行商讨的基础。由于中葡两国已不存在主权之争,故第一轮会谈能接触实质问题,并商谈了全部议程。同年9月9日和9月10日,举行第二轮会谈;10月21日和22日,举行第三轮会谈。经过三轮会谈,双方在实质性问题上取得广泛的一致,决定在双方政府代表团之下成立工作小组,以“具体讨论和修订中葡双方会谈中所提出全部协议文件草案。”至此,中葡会谈的第一阶段告一段落。工作小组的成立,使中葡会谈进入第二阶段。随着谈判的深入,双方在澳门治权的交还年期上出现明显分歧。中国外交部发言人于1986年12月31日表示:“在2000年前收回澳门是中国政府和包括澳门同胞在内的十亿中国人民的不可动摇的坚定立场和强烈愿望,任何超越2000年后交回澳门的主张,都是不能接受的。”1987年1月6日,葡萄牙国务会议经4个半小时讨论,原则上同意1999年将澳门治权交还中国。1987年3月18日,中葡举行第四轮会谈。3月23日,双方终于达成协议,当日下午,中葡两国发表新闻公报,“双方审议了协议文本草案,就协议文本的内容取得了一致意见。”双方决定,中葡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由中葡两国政府代表团团长于1987年3月26日在北京草签。1987年4月13日,在北京正式签署联合声明,中葡两国关于澳门问题的谈判至此圆满结束。1988年1月15日,中、葡两国在北京互换联合声明批准书,中葡联合声明正式生效,澳门进入过渡期。

《中葡联合声明》全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葡萄牙共和国政府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除正文外,还包括两个附件。之后,附有在签署联合声明时中葡双方交换的《备忘录》。

正文的内容主要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中葡两国政府共同声明澳门地区是中国领土,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第二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声明根据“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方针,对澳门执行的基本政策。

第三部分,中葡两国政府就澳门过渡时期的一些事项及《中葡联合声明》的实施问题的声明。例如:规定自本联合声明生效之日起至1999年12月19日止的过渡时期内,葡萄牙共和国政府负责澳门的行政管理,继续促进澳门的经济发展和保持其社会的稳定。

请问:《中葡会议草约》规定葡萄牙“永驻管理澳门”,我们是用什么方法把澳门”要“回来的?谢谢

4. 政治 中华民族大家庭 习题

  第三单元 在同一片土地上
  课标要求
  1.感受身边的变化,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行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国家、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知道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课程标准3.4.1)
  2.知道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以及我国现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理解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造福于人民的必要性,体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课程标准3.4.2)
  3.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国家的长期稳定和繁荣昌盛靠各族人民平等互助,团结合作,艰苦创业,共同发展,了解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继承和弘扬民族精神,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维护国家稳定和民族团结。(课程标准3.4.6)
  教学内容分析
  1.教材分析
  本单元从维护民族团结、增进民族感情,共同促进国家发展和维护国家统一,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两个方面,帮助学生了解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了解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增强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以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了解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实现祖国统一的重要方针——“一国两制”方针。
  本单元共包括第六课和第七课两课书的内容。第六课“中华民族大家庭”包括三个框题。
  第一框题“兄弟姐妹”。通过介绍维吾尔族、藏族等少数民族的名称含义,生活地域,民族特有的文化等引导学生了解中华民族大家庭的 56 个民族如兄弟姐妹,共同缔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这样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第二框题“平等尊重”,阐述了在我国这样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人民地位平等、互相尊重的重要性。关于“平等”,主要介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关于民族平等的有关条款,介绍了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政治制度以及我国在培养和任用少数民族干部方面的政策和具体措施;关于“尊重”,主要讲述了尊重各民族宗教信仰、风俗习惯、语言文字等的意义。以语言文字为例,介绍我国在尊重各民族文化方面所采取的具体措施,引导学生认识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学会尊重各民族的文化传统。第三框题“团结互助,共同进步”。通过文成公主的故事,让学生感受到各族之间的互相帮助的历史传统。通过孔繁森的事迹以及青少年开展的“手拉手”活动,引导学生认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方面所做出的努力。第七课“共同的愿望”包含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一国两制”,围绕香港和澳门回归的问题,主要阐述了我国实行的“一国两制”的基本政治制度,以及这一伟大创举的历史和现实意义。教科书还呈现了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一些内容,目的是让学生更进一步了解“一国两制”的含义以及对于统一中国的重要意义。第二部分“和平统一”,首先通过回顾中国历史,让学生懂得中国自古就是一个统一的国家,台湾自古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教科书用一首表达两岸同胞盼望祖国统一的心愿的诗和一篇赞美祖国的散文,鼓舞人民要永远不忘统一祖国的和平大业。
  2.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 56 个民族分布在祖国的四面八方;中华民族是经过几千年民族迁徙、分化和融合而逐步形成的;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新时代,各族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维护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应尽的法定义务,要自觉做到“三个尊重”,即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了解我国基本的政治制度之一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了解“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含义、内容和意义;懂得实行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祖国,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全世界炎黄子孙的共同愿望。
  过程与方法: 探究、体验、讨论、讲授等相结合;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和讨论,将问题分析清晰,给学生以启发和反思,同时增加认同感。
  情感态度价值观: 增强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3.学生情况分析
  由于现代文化的传播和交流,很多学生会唱不同民族的歌曲、会跳不同民族的舞蹈。民族的音乐和舞蹈最能够体现这个民族的特点,体现不同民族的生活和个性。学生通过各民族的音乐和舞蹈,能够了解一些民族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但是,学生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以及我国对维护民族团结的要求了解比较少。
  许多学生对 1997年香港回归的盛况还记忆犹新,香港和澳门回归后的发展,也是同学们亲眼所见。
  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明确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香港和澳门回归,丰富了“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事实证明,“一国两制”方针是正确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一国两制”是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
  4.教学建议
  在进行民族团结教育时,要把知、情、行有机地结合起来,以知导行、以情感人,做到知行统一。通过教学,我们要把下面的思想深入到每个学生的心灵深处。
  中华民族是一个和睦的大家庭,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各民族相互借鉴、彼此融合、共同发展,形成了深厚的民族感情。新中国成立以来,消灭了剥削制度,铲除了民族压迫和歧视的根源,在 5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中,各民族同甘共苦,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平等、团结、互助的新型民族关系。各民族之间的感情日益发展,成为彼此依赖的整体。维护民族团结、增进民族感情,是我国今后各族人民共同的任务,要落实在每一个人的具体行动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是体现新中国各民族平等的政治要求。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
  可以在教学中让学生查找相关历史资料,了解各民族的优势和对国家的贡献,从中感受中华民族不断融合、不断发展的脚步,更深刻地体会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的深刻含义,达到对国家的认同、自觉执行民族政策、维护民族团结的教育目的。可以组织少数民族歌曲演唱活动,了解少数民族风情,其目的也在于通过亲身体验,加深学生对不同民族文化的了解,从而自觉地做到“三个尊重”,维护民族团结。
  要从对中学生加强民族团结教育的高度,讲解有关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内容。关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具体内容,要结合具体的事例进行讲解效果会比较好。
  关于祖国统一的内容的教育教学,要把教科书的内容与形势发展结合起来。如,近年来,我国坚持贯彻“一国两制”的方针,不但使得香港和澳门顺利回归,并且社会稳定、经济繁荣,这一切都说明了“一国两制”方针的正确。再如,近年来海峡两岸人员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不断加强,从“三通”到现在的包机直航,台湾政党要人的来访更使和平统一的呼声和力量越来越强大,祖国统一大业取得新进展。教学中,要让学生通过电视台、报纸、互联网等媒体,关注两岸局势的发展,让学生感受海内外中华儿女期盼着统一大业完成的心愿。通过教学活动要让学生相信通过全中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中国必将完成统一大业。
  第七课 中华民族大家庭
  第一节   兄弟姐妹
  导入:音乐欣赏
  音乐欣赏:猜一猜是哪个民族的音乐。播放歌曲《吉祥三宝》(FLASH)学生会很快猜出来,这时为了活跃课堂的气氛,可以接着播放其他民族的音乐,如《青藏高原》《达坂城的姑娘》等片段,可以让学生跟着哼唱。如果要增加难度,可以播放如侗族大歌等,或者播放宋祖英在维也纳金色大厅穿苗族服装演出的影音片段,让学生猜是什么民族的歌曲或者音乐。
  引发学生的兴趣并引导进入民族话题。
  教学环节一:中华民族是由 56 个民族共同组成
  教师:今天,我们常说 56 个民族,但是,大家知道吗,在旧中国,由于存在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许多少数民族的民族成分不能确定。新中国后,为改变旧中国民族成分和族称混乱的状况,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自 1950年起,由中央及地方民族事务机关组织科研队伍,对全国提出的 400 多个民族名称进行识别。民族识别是指对一个民族成分的辨认。经过科研工作者的辛勤工作,加上原来已经公认的民族,至 1983年共确认了 55 个少数民族成分。今天我们所说的 56 个民族就从这里开始。
  了解为什么我们今天有 56 个民族,对民族的识别体现了民族平等。
  教学环节二:民族知识竞赛
  竞赛的内容涉及民族名称、故事、歌曲演唱等,让学生就这些内容充分交流,增进对民族知识的了解。
  教师: 56 个民族如同兄弟姐妹,共同缔造了我们伟大的祖国。今天,我们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一场知识竞赛,看哪个小组同学的民族知识最为丰富。
  (可以以班级的小组为单位进行)
  第一项竞赛: 知识问答题
  请每组的第一位同学正确读出下列少数民族名称。(2 个 / 人)
  珞巴族、侗族、傣族、羌族、佤族、畲族、僳僳族、柯尔克孜族、达斡尔族、仡佬族、仫佬族、拉祜族
  请每组的第二位同学说出 1 ~ 2 个人口在 100 万以上的少数民族。(共有 18 个,包括:壮族、满族、回族、苗族、维吾尔族、彝族、土家族、蒙古族、藏族、布依族、侗族、瑶族、朝鲜族、白族、哈尼族、哈萨克族、黎族、傣族)
  请每组的第三位同学说出下面各少数民族的主要分布区域。(省)
  壮族:主要分布在广西、广东、云南和贵州等地;
  满族:主要分布在东北三省;
  回族:主要分布在宁夏、甘肃、青海、新疆以及河南、河北等地;
  维吾尔族:主要分布在新疆和湖南;
  彝族:主要分布在四川、云南、贵州和广西等地;
  苗族: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湖北、云南和广西等地。
  请每组的第四位同学演唱一首少数民族的歌曲。(课堂上老师没有使用过的)
  请每组的第五位同学讲一个和少数民族有关的故事,现代的、历史的均可。
  请每组的第六位同学回答有关少数民族的饮食风俗习惯的问题。
  (1)习惯吃牛羊肉,忌讳猪肉、猪油的 10 个少数民族是:(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塔塔尔族、乌兹别克族、塔吉克族、东乡族、撒拉族和保安族)
  (2)习惯吃肉和奶制品,喜欢喝奶茶、酥油茶的少数民族。(如藏族、蒙古族等)
  (3)习惯吃抓饭的少数民族。(维吾尔族)
  (4)习惯吃打糕、冷面和泡菜的少数民族。(朝鲜族)
  (5)习惯嚼槟榔的少数民族。(黎族、京族和傣族)
  (6)习惯用竹筒做米饭的民族。(傣族)
  请每组的第七位同学回答有关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中衣着风俗习惯的问题。看图片识别少数民族。(图片见阅读资料)
  以竞赛的方式可以使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课堂知识容量更大。学生的参与率也能提高。
  注意了解和尊重民族的风俗习惯。了解民族习惯有利于民族团结。
  教学环节三:课堂小结及布置作业
  第二项竞赛:合作探究题
  完成教科书第 64 页的填表活动。
  教师总结竞赛活动:正如一首歌所唱的,“ 56 个民族 56 枝花,56 个兄弟姐妹是一家”,我国的 56 个民族共同组成 了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不知道今天参加了这样一个知识竞 赛后,你有什么感受,请用 50 ~ 100 个字将你的感受写下来。(课堂作业)写完后进行小组交流。(4 人一组)
  请小组的一人代表小组发言,进行全班交流。
  突出课堂设计的目的:了解民族知识和感受民族大家庭的多样。
  第二节   平等尊重
  一、导入:
  教师引导
  说出你知道的各行各业中杰出的少数民族代表。
  教师:通过前面的竞赛活动,我们都了解了,我国各民族有着自己独特的生活习惯、文化传统、宗教信仰,每个民族也有自己独特的个性。为了尊重各民族的生活习惯、文化传统、宗教信仰,为了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我国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下面,我们着重来了解一下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体会不同民族在国家的地位是平等的。
  二、教学
  环节一:
  民族区域自制的提出
  教师:早在 1938年,中国共产党在六届六中全会上就提出了民族区域自治的主张。1941年在《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文件中,已经规定建立蒙、回民族自治区。在解放战争时期,我党也都提出了民族区域自治主张,并在部分民族聚居地区建立民族自治区(乡)。1947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第一次以法律形式规定实行区域自治。1952年8月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1954年我国颁布的第一部宪法也明确规定了民族区域自治 。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颁布和实施,使我国有了实施宪法规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法律,使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日臻完善。
  这一部分是学生不了解的,因此应该以教师讲授为主。可以通过背景材料的学习,了解坚持民族平等、互相尊重是我党一贯的主张
  教学环节二: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
  教师: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范围内,在中央政府集中统一领导下,遵循国家宪法的规定,各少数民族以聚居区为基础,建立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利,享有当家做主,管理本地区本民族内部事务的自治制度。这些规定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体现了国家坚持实行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
  要特别强调“在中央政府集中统一领导下;遵循国家宪法的规定;各少数民族以聚居区”这几点。
  教学环节三:民族区域自治权
  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有自主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各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依照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和其他法律的规定,除行使一般地方的国家机关的职权外,还可以根据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行使自治权,主要包括行使立法权力。
  ①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②拥有对国家有关法律的变通执行权利;③在国家计划指导下,自主地安排和管理地方性的经济建设事业和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保护和整理民族文化遗产,发展和繁荣民族文化的权利;④管理地方财政的权利;⑤依照国家的军事制度和当地的实际需要,经国务院批准,可以组织本地方维护社会治安的公安部队的权利;⑥培养民族干部的权利;⑦进行贸易的权利;⑧自治机关在执行职务时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或几种语言文字的权利等。
  了解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享哪些自治权利,懂得行使这些权利的意义。
  教学环节四:自治区设立时间
  内蒙古自治区(1947.5.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955.10.1)
  广西壮族自治区(1958.3.15)
  宁夏回族自治区(1958.10.25)
  西藏自治区 (1965.9.9)
  教学环节五:如何维护民族团结
  播放或者展示人民代表大会中少数民族代表进入人民大会堂、开会、讨论、表决的音像资料、新闻片段或者是图片。
  教师:我们经常说“国家大事”,我们的国家大事是由一个专门国家机关决定的。这个国家机关就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少数民族在我国人数只有 8% 左右,从历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少数民族代表人数统计来看,均超过这个比例;十届所有人大副委员长中,少数民族有 21% 。两个数字可以说明什么?
  (体现平等尊重
  环节六:学以致用
  1.寻找表达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标志物。例如:在很多地方同时使用汉字和少数民族文字,如人民币上的文字、故宫的大殿名称等。学生可以小组讨论完成,全班交流。
  2.学生学习教科书第 61 页《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的规定,并交流在与其他民族的同学相处的时候要注意相互尊重,维护民族团结。
  通过活动发现我们是统一的多民
  第三节    团结互助,共同进步
  一、导入:欣赏歌曲
  播放歌曲《天路》,学生欣赏这首非常优美的歌曲,感受歌曲表达的藏族人民对党和政府修建青藏铁路的感谢之情,引出主题。
  烘托气氛。
  二、教学
  环节一:国家投资建设基础设施,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
  1.教师:有没有同学希望乘火车去西藏?(学生回答)去西藏,过去我们很多人都认为这太难了,那么远。可是,大家都已经知道了,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正式通车了,我们随时都可以乘坐列车去西藏,藏族人民把这条铁路称作“天路”。现在,让我们在课堂上来一次天路之旅。(展示青藏铁路沿路图片并作介绍)
  2.学生事先查找资料,课堂上交流我国修建青藏铁路有什么意义;我国修建青藏铁路克服了哪些困难。
  3.教师:通过一些特殊政策,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一贯的方针。这是由于历史和地理条件的原因,我国少数民族居住的地区交通不便利,经济相对比较落后。为了改善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生产和生活条件,体现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思想,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花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推动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尤其是在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入了巨大的力量。
  4.学生阅读有关资料,了解党和政府在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方面所做的努力。可以参考教师备课系统中提供的资料《国家对民族自治地方的支持和帮助》,文章全面阐述了我国政府在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方面的战略思想和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可以让学生课前查找反映党和政府支持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具体事例,课堂上进行交流
  青藏铁路刚通车,是社会的热点新闻。
  让学生了解我国在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方面所做出的努力。
  教学环节二:播放《公仆赞》,体会和重温党的好干部孔繁森的先进事迹
  1.教师:国家不仅在帮助西部地区进行基础设施建设,而且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如通过东西部的交流以及东部地区对西部地区的对口支援,帮助西部地区的发展。孔繁森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个典型代表。下面我们了解一下孔繁森其人其事。(展示反映孔繁森援藏中的事迹的照片资料或者是电影片段)
  2.学生朗诵诗歌,体会人民对孔繁森的感情。
  你是公仆 /身上凝聚着民族魂/你是大树/身后成长着大森林/孔繁森啊孔繁森/你是一团不熄的火啊/光焰照后人照后人
  老百姓在传颂你啊 /孔繁森/你有一颗善良的爱民心/微笑融冰雪呀/送炭进柴门/情同亲骨肉/爱比海洋深/都说是后羿射日救苍生/怎比你赶走贫困/造福大众的共产党人
  老百姓在赞美你啊 /孔繁森/你有一颗赤诚的报国心/汗水洒齐鲁呀/雪域立功勋/甘为孺子牛/默默苦耕耘/都说是愚公移山不畏难/怎比你知难而进/勇挑重担的共产党人
  3.阅读教科书中歌颂孔繁森事迹的文章。
  4.教师:像孔繁森这样的干部还有很多,让我们听听同学们的介绍。(学生课前以小组为单位查找援助少数民族地区的内地干部、科技人员、教师、志愿者等的事迹)
  孔繁森援藏是内地派遣干部支援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典型事例,孔繁森本人也是为援助西部少数民族发展而做出牺牲的典型代表。通过实例引起学生的讨论。
  教学环节三:学习马骅的故事,体会青年为民族繁荣发展所做的牺牲
  学生读 援藏青年马骅的故事,交流读后感。
  大学毕业后,23岁的马骅只身来到了明远村 —— 梅里雪山脚下的一个秀美而贫瘠的小村庄,成为了只有12个藏族孩子的明远小学的语文兼英语老师。他用自己的积蓄翻修了教室、操场。看到孩子们因缺乏条件而不能洗澡,他又拿出钱,领着孩子们自己动手修建了一个太阳能小澡堂 —— 那是明远村的第一个澡堂。他用自己的知识、自己的爱心,浇灌着这些天真而幼小的花朵,他给一双双蒙 眬 的眼睛带来光明,他给一颗颗干涸的心灵带来清泉的慰藉。
  学校里的粉笔用完了,马骅开车越过 48里的山路去买粉笔,途中,急驰的汽车翻入了滚滚的澜沧江。马骅从此没有回来。

5. 关于历史的资料问题

中国历史一共有两次鸦片战争:
  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年~1842年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年~1860年
  第一次鸦片战争简介
  日期: 1840年6月28日 - 1842年8月 
  地点: 中国 
  结果: 英国胜利 
  起因:英国为发展资本主义 
  领土变更: 割让香港岛予英国 
  1840年(道光二十年),英国侵略者向古老封建的中国发动了一次侵略战争。由于这次战争是英国强行向中国倾销鸦片引起的,所以历史上叫做鸦片战争。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由独立的封建国家逐步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中华民族开始了一百多年屈辱、苦难、探索、斗争的历程。 
  从乾隆后期开始,清朝的统治日趋衰落。清政府仍以“天朝上国”自居,虚骄自大,闭目塞听。而同一时期的欧美列强已有长足发展,并把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的中国,作为他们扩大海外市场的目标。而中国自古以来是一个农业国家,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加上保守的“天朝上国”思想,一直以来中国人对外来的产品的需求很小。外国商人为摄取暴利,从华南将大量鸦片走私输入中国,鸦片的输入量由道光即位之初的四千余箱,到道光十八年,即鸦片战争爆发之前,已猛增到四万零二百箱。鸦片的泛滥,影响了民众的身心健康,使吏治败坏导致中国白银外流,政府财政收入短绌。道光延续自雍正以来的禁烟政策,但鸦片走私不但不见收效,反而日益猖獗。事态的发展引起的朝野人士的警觉。道光下令封疆大臣讨论禁烟的看法,朝野对禁烟的看法不一,最终打动道光帝的是当时湖广总督林则徐的禁烟奏折。林则徐一针见血地指出:鸦片不禁,几十年后会弄的国贫民弱“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这种局面显然是道光帝无论如何也不想看到的,“兵”“银”是封建统治的两大死穴。道光十八年十一月(1838)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赴广东查禁鸦片。
  林则徐1839年3月抵达广州,随即开展禁烟,严查烟贩,整顿水师,晓谕外商呈交鸦片。同年6月3日,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二万余箱(200多万斤)鸦片(他把鸦片放在水中泡了七七四十九天,然后把它烧毁,这样鸦片才会彻底被销毁否则还是能吸的)。中国的禁烟措施,遭遇英国政府的强烈反对。1840年6月(道光二十年夏),由四十八艘舰船和四千余名官兵组成的英国远征军封锁了广州珠江口,鸦片战争爆发。清军武备废弛、敌情不明、指挥紊乱,因此屡战屡败。至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英军攻陷镇江,切断京杭大运河南北交通,继而直抵南京城下。清政府已无力再战。1842年七月二十四日,清政府在英军的炮口下,被迫签定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这是清政府第一份不平等条约,严重损害中国的主权。他规定中国割让香港,赔偿2100万西班牙银元,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个口岸城市对外通商,此外英国还享有协议关税,而由于清政府官员长期以天朝自居,不熟悉国际关系,在随后的《南京条约》两个补充文件谈判中遭受了进一步的利益损失:《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的签订使英国得到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优惠国待遇和开设租界等特权。
  鸦片战争的结果是使中华帝国关闭自守的古老大门,从此被英国的尖兵利炮打开。从此再也不能复合,美国总统泰勒随即派全权大使乘军舰到广州,清政府已成惊弓之鸟,急忙跟他签订《望厦条约》。
  法国军舰开到广州海面示威,宣称将北上攻击舟山群岛,道光帝连忙跟他签了《黄埔条约》。几个中国人听都没听过的西方国家葡萄牙,西班牙,比利时,普鲁士(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荷兰,丹麦,瑞典等等,“一些中国曾经听说过,或从没有听说过的弹丸小国,在过去就是前来进贡也不够资格的,现在排队而来。”(柏杨的《中国人史纲》下卷)他们一一和中国签订了条约,而且均享有和《南京条约》中英国人一样享有的特权。道光二十九年,葡萄牙驱逐中国在澳门的官吏,停付租金,公然强占了澳门。中华帝国顿时陷入半殖民地状态。五千年来,从未受此侮辱。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背景
  一、鸦片战争前的国际国内形势
  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划时代的重大事变。中国近代历史就是以此为开端的。鸦片战争为什么爆发?中外史学界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是不一致的,有的西方学者认为这场战争爆发是由于“商务上的误会”,有的认为是导源于“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冲突”。有的说这是一个纯偶然性的事件。鸦片战争的爆发绝非偶然,我们可以在世界历史和中国历史发展、演变中考察一下它的历史背景,也就是战前世界和中国的社会历史概况。
  (一)国际
  1、英国
  英国是世界资本主义的发祥地。继17世纪40年代最早爆发资产阶级革命之后,18世纪又率先实现“工业革命”,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工业园。到鸦片战争前后这个时间,英国每年的煤产量达到3000多万吨;生铁产量达到140万吨;机械纺纱业所用的棉花量达到5亿二千多万磅;筑成铁路数千公里。当时英国已有2/3的劳动人口从事工业生产,有许多巨大的工业城市,首都伦敦的人口发展到二百几十万。从对外作战所必需的海军力量看,到1836年时,英国已拥有大小船舰500余艘。
  2、法国
  法国当时是仅次于英国的第二号资本主义强国。18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是在资产阶级时代最大、最彻底的一次革命,它一扫法国先前的封建秩序,建立起资产阶级政权,工业生产也得以比较迅速地发展。不过,鸦片战争前夕,从工业的一些主要指标看,还远远落后于英国。
  3、德国
  德国从19世纪30年代起资本主义工业也有较快地发展,但直到50年代德国还是一个四分五裂的国家,德意志联邦中包括普鲁士等三十多个独立国,各自为政,这样又使资本主义发展受到严重阻碍。
  4、美国
  美国是一个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它在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前夕,即1775-1783年取得反对英国殖民主义革命战争的胜利,建立了美利坚合众国。从它建国到进入十九世纪中叶的时候(鸦片战争爆发之时),仅短短的五、六十年的时间,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速度是迅猛可观的。特别是在19世纪初叶,迅速发展商业,获取巨额利润。在1805年,美国商人曾经掌握国际贸易的三分之一,由此可见美国善于把握时机进行竞争之一斑。总之,美国虽说后起,但显示出咄咄逼人之势。
  5、俄国
  俄国是一个长期在封建农奴制统治下的国家,直到19世纪前半期封建经济仍占统治地位。沙俄虽然在经济上比较落后,但它疯狂破坏欧洲的革命运动,而且是最早侵略中国的国家之一,早在17世纪中叶的时候,它就把侵略活动推进到中国的黑龙江流域(著名的雅克萨战役、尼布楚条约即当时中国反抗沙俄侵略的事件或产物)。此后它一直觊觎对中国进行侵略。
  (二)中国社会的基本特点
  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虽说已到了封建末世,新的社会因素渐多地进行了量的积累,在一度程度上呈现一种新旧交互渗透的过渡性状况。但是总的看来,社会的旧格局、旧面貌基本保持着。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之间的矛盾,依然是社会的主要矛盾,并且这种矛盾较前更严重激化,封建统治面临危机。资本主义萌芽有所增长,但封建制度没有改变。从18世纪下半叶开始,清王朝已经走上衰败的道路,政治黑暗,国防薄弱,财政拮据,国势日衰,到了19世纪以后,嘉庆、道光王朝更呈江河日下之势。
  1、落后的经济
  统治中国的清王朝,经过“康乾盛世”已进入了危机四伏的“衰世”。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在全国占据主导地位。土地兼并的现象十分严重,大量耕地集中在贵族、地主手中,皇帝是全国最大的地主。据1812年(嘉庆十七年)统计,皇帝直接或间接掌握的土地达83万顷。乾嘉之际的权臣和坤就占田8000余顷。道光年间的大官僚琦善则有地252顷。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只有很少或者完全没有土地。广大农民在封建地租、赋税、徭役和高利贷的重重盘剥下,陷于贫困破产和流离失所的悲惨境地。农民阶级同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是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
  2、腐败的政治
  清王朝高度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已腐朽不堪。皇帝专横独断,骄妄自大,沉醉在“天朝上国”的美梦之中。一般封疆大吏愚昧闭塞,官场贪污成风,吏治败坏。乾嘉以来,清政府从中央到地方的高级官僚当中,多次揭露出惊人的贪污案件,这不过是因统治集团内部矛盾而揭发出来的一小部分丑闻而已。当时有人将清朝皇帝查办贪污案讽刺为“宰肥鸭”。贪污在清统治集团中成为不可遏制的一种流行病。结党营私,在当时统治集团中也形成恶劣的风气。
  3、废弛的军事
  鸦片战争前夕,清朝的八旗兵和绿营兵编制上虽有八九十万人,但缺额甚多,武器落后,其装备水平与清朝早期相比反而有所退步。而且军务废弛,缺乏训练,军纪败坏,国防力量十分虚弱,每年消耗饷银二千万两以上(占当时清朝年财政收入的将近一半),都到了腐朽不堪的程度。
  4、沉闷的思想文化
  清朝统治者还实行严酷的文化专制政策,沿用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大力提倡空疏的宋学即理学和脱离实际的汉学,并大兴文字狱,钳制和禁锢士人的思想。当时思想界处于一种相当麻木、压抑和沉闷的氛围中,但是龚自珍颇有“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势头。他长歌当哭,不遗余力地揭露和抨击时弊。
  5、闭关自守的对外关系
  鸦片战争以前,尽管清王朝保持比资本主义制度落后了一个时代的封建制度,尽管它已经相当地没落腐败,但是,它却是一个拥有主权的独立国家,还没有被外国控制。清王朝采取的对外关系政策是“闭关锁国”政策。“闭关锁国”政策肇端于明朝的“海禁”,是明、清某些时候实行过的一种政策,闭关锁国政策它既有前后联系、一脉相承的一面,又有在不同的时候,实施的背景、目的、具体内容、办法各不相同的一面,所以应作具体分析、我们这里要着重了解的也可以说特指的,是乾隆以后的闭关锁国政策,也就是限广州一口通商时期的这种政策。清统治者把闭关锁国政策当作外交的武器来使用,无异于一个人舞纸剑而自诩英雄。闭关锁国政策也的确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外国人,但是从长远、从全局来看,这一政策,没有也不可能起到抵制殖民侵略的积极作用,反而限制了中国自己,到头来是作茧自缚了。所以从根本上说这是一项消极的、落后的、错误的政策。 闭关锁国的主要原因:1、清朝统治者坚持以农为本的传统观念。压抑、限制民间工商业的发展。由于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稳定,他们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无需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2、当时西方的殖民者正向东方扩展势力,清朝统治者担心国家的领土主权收到外国侵犯,又害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
  二、非法的鸦片贸易和中国的禁烟运动
  (一)鸦片烟毒在中国的泛滥
  1、鸦片烟毒泛滥的原因
  ●自然经济的抵抗 
  ●闭关政策的影响
  鸦片战前,因为中国是一个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的封建帝国,对外国商品的需求量很有限,同时也因为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暂时了限制了对外贸易规模,这给英国商品的向中国输入以顽强的抵抗。英国输华的商品主要是纺织品、金属制品和从印度运来的棉花,后两种商品能够赚点钱但数量有限。大宗纺织品则亏损。而它又亟需中国的茶叶、生丝等商品。在若干年里,中英正常贸易,中国方面一直保持着出超的地位。直到19世纪30年代初,出超额每年仍在200-300万两白银以上。英国资产阶级跟中国做买卖,目的是要赢利赚钱的,这种贸易格局当然是他们不能容忍的,要想办法找门路改变。他们找到了一件法宝,这就是鸦片贸易。从根本上说是为了适应其殖民侵略的需要,其直接原因就是为了扭转它在对华贸易中的不利地位。
  2、鸦片烟毒的泛滥及其严重后果
  19世纪以后,英国开始收大量鸦片输入中国,它不惜采取贿赂官吏甚至武装走私等卑劣手段。在19世纪的最初20年中,英国从印度输入中国的鸦片每年平均约4000箱。30年代激增,到1839年就达将近40000箱。除了英国以外,这时还有美国商人从土耳其贩来中国鸦片,但为数较少。由于英国对华输入鸦片数量的激增,从19世纪30年代起,在它对华贸易总值中,鸦片就占到1/2以上,到鸦片战争时英国在对华贸易中由入超变为出超。
  ●中英的正常贸易发生了变化
  通过鸦片贸易英国在对华贸易中变入超为出超,变劣势为优势,中国变出超为入超,变优势为劣势,原来英国在广州贸易中亏损,“1821年英商运至广州的天鹅绒,剪绒、印花布亏本60%以上,1826年增入的棉布也亏本10%左右。东印度公司在广州的整个进口生意中,几乎没有一年不亏本的”。但是鸦片贸易却给东印度公司、英属印度殖民地政府和鸦片贩子带来巨大利益。中英的正常贸易发生了变化。
  ●破坏了中国金融的平衡
  鸦片战争前夕,中国每年的白银外流量起码在一千万两以上。白银大量外流又引起了一连串的社会恶果:最直接的是造成银贵钱贱。当时清朝实行的是银钱并用的双轨制,白银外流国内缺少使得银钱比价变动,例如1794年白银一两兑换铜钱一千文,到1838年时就需一千六、七十百文铜钱,而向政府纳赋税时须折成白银,这样他们实际上要多交百分之六、七的赋税,大大增加了负担,受剥削更重了;由于银价上涨,各省拖欠的赋税也就日益增多,这样也造成了清政府的财政危机。
  ●加深了清廷统治机构的腐败
  鸦片战争前夕有人估计,在京官中有十分之一、二地方官中有十分之二、三吸食鸦片,至于“刑名,钱谷之幕友,则有十分之五六,长随,胥吏更不可胜计”。正如马克思所说:“浸透了天朝的整个官僚体系和破坏了宗法制度支柱的营私舞弊行为,同鸦片烟箱一起从停泊在黄埔的英国趸船偷偷运进了天朝。”(《马恩选集》第2卷26页)统治者营私舞弊,中饱私囊,任意挥霍,最终必然是加重人民的负担,激化阶级矛盾,这样就更加重了清朝的危机。
  ●损害了中国人的健康
  从上至下吸食鸦片的人日增,鸦片的吸者当中,也不光是统治阶级及其附属者群体所属,也有些下层劳动者。他们本无吸食鸦片的经济条件,然而一失足便不易自拔,染上烟瘾后不但身体受损,甚至完全丧失了劳动能力,而且往往伴随着品质、道德的沦丧。鸦片在当时对中华民族身心的危害是无法计量的。
  (三)禁烟运动始末
  1、驰禁与严禁的争论
  清政府主要是出于自身统治方面的考虑,早在鸦片尚未严惩泛滥的时候,自嘉庆朝以来,就多次提出禁烟的问题,但基本上流于空言,未见实效。但随着鸦片泛滥的日益严重,时至鸦片战争前夕的时候,可以说已经到了攸关清朝统治生死存亡的地步,于是禁烟问题提上了紧迫的议事日程,形成严禁派弛禁派对垒争持的激烈争议。
  严禁派的代表人物是鸿胪寺卿(掌管朝祭礼仪之官)黄爵滋和时任湖广总督的林则徐。提出了具体办法,就是用严刑峻法,重治吸食:广传戒烟药方,限期一年戒绝,过期仍吸食者,平民处死刑,官吏加等罪--不但犯官治罪,而是其子女不准考试。邻里互相监督,对知情不举包庇吸食亦予治罪,对举报者则予奖励。
  弛禁派的代表人物有首席军机大臣穆彰阿,直隶总督琦善和太常寺卿(掌握祭礼乐的官员)许乃济等人。提出取消鸦片禁令准其公开卖买,照药材纳税(不过只准以货易货,不准用银子购买,认为这样可以防止白银外流)。并且提出国内种植鸦片不予限制,国产鸦片多了,洋商无利可图,外国鸦片即可不禁自绝。
  道光皇帝经过一番权衡,倾向于严禁派,召见林则徐进京,深入讨论禁烟问题,最后于1938年12月,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并节制广东水师,驰赴广州查禁鸦片。
  2、林则徐领导下的禁烟运动
  林则徐于1839年3月到达广州。林则徐与邓廷桢,在人民群众的支持帮助下,整顿海防,严拿烟贩,惩处受贿卖放的水师官弁。并且通过多方面的调查,掌握内幕情况。与此同时,他对外国鸦片贩子也采取严厉的措施,责令外商将趸船上所存的鸦片,造具清册,听候收缴,并具甘结,声明嗣后来船永不敢夹带鸦片,如有带来,一经查出,货即没收,人即正法。林则徐坚决表示,“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 最后,英国鸦片贩子被迫缴出二万余箱。美国烟贩缴出1500余箱。
  1839年6月3日至25日,林则徐主持在虎门海滩销毁收缴的鸦片,使禁烟运动达到最高潮。是近代史上著名的“虎门销烟”。

关于历史的资料问题

6. 求自学考试真题

自考历年真题
网上可以查找一下
希望回答能够帮助你

7. 求一本有关历史题材的书籍的读后感(500字左右)

在线等证明你有时间,自己写,这会成为你学习生涯的一段历史,会很有感触的。

求一本有关历史题材的书籍的读后感(5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