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选择适合自己公司的信用评级机构

2024-05-13 22:19

1.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公司的信用评级机构

选择信用评级机构对一个公司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1.作为信用评级机构最重要的是其信誉。由于目前我国信用评级管理方面不是很健全,因此美国穆迪、标准普尔、惠誉三大公司占据了不少中国市场。当然,这三家公司的信誉在国际上都具有良好的口碑。
国内方面,我国信用评级市场规模较大的只有四家——大公、中诚信、联合、上海新世纪。

2.要看其评级指标体系是否科学。无论是证券评级,还是企业评级,亦或特定信用关系评价,其依据都是一整套评级制度,包括评级对象、评级内容、评级的方法、手段与程序,评级的指标体系与信用级别设置等。其中评级的指标体系是整个评级制度的灵魂,直接关系到信用评级工作的严肃性、权威性、科学性,直接影响信用评级活动的生命力。搞好评级指标体系,是保证评级结果的关键问题之一。

3.需要考虑的是其服务。对投资者来说,评级机构应当本着“三公与诚实信用”原则,站在第三者的立场上,科学、客观地为投资者提供受评企业的信誉等级,并进行动态监测,及时调整和公布资信等级的变化,最大限度的为投资者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对受评企业来说,可根据企业评级的不同目的设计相应的评级版本,提高效率和效益。另外,可通过对受评企业所处的行业和提供的产品进行深入研究,为企业提供有价值的管理和财务建议、行业分析报告等。对管理者来说,主要是为他们提供科学决策的依据。对不同的管理部门可采取不同的方式。如对证券主管部门,可根据受评证券的特点,恰当的设计出特定评级方法,提高评级结果的可靠性。对商业银行来说,当信用评级机构对贷款企业进行评级时,可与商业银行进行联合评审,共同控制风险。

以上是几个比较重要的方面,其次还有工作人员素质、佣金、地理位置、硬件系统等方面。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公司的信用评级机构

2. 企业信用评级是怎么评的?

通俗易懂的说,就是评级机构收集资料,组织专人进行分析,参看综合条件给出评价等级,再形成报告予以颁发证书、平台公示。
说起来貌似很简单,但其实整个过程是很复杂的,首先就是资料收集,这个资料部分由受评企业提供,部分则采集自各行政管理部门(机构)发布的公开信息,例如企业的经营许可、法务纠纷、行政处罚等等,都要一一查验,看企业有无不良记录和是否正常经营。
而具体分析并评出结果的过程更是有一套严格的标准,哪个地方需要着重查验,哪个地方又占比多少分,都要评估人员站在“中立、理智、不掺杂个人情感”的角度去分析。
然后则是将整个评价的内容都形成一份“准确、全面、有效”的评估报告,才能将评级结果公示,当然,也只有这样得出的结果才能获大众认可。

3. 企业信用评级有什么用?

作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申请开展信用评级的意义和作用主要有: 1、树立企业形象的有效途径。企业信用评级对于塑造信用形象、降低交易成本、提升竞争能力、创建良好的竞争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2、信用评级是企业赢取市场的通行证。信用评级是获得政府扶持、竞标、商务往来、招商引资、融资担保、银行贷款的通行证。 3、信用评级是企业综合竞争力的证明。信用状况是衡量企业履约能力、投标信誉的重要因素,通过信用评级可为企业综合竞争力提供最有力的证明。 4、信用评级是强化企业管理和防范风险的必要手段。通过客观评价,企业可以发现自身的不足和存在的隐患,改善经营管理和加强风险防范,建立起服务于销售与财务控制的现代信用管理制度。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企业都设有信用管理部门,目前,我国只有大型中央直属企业、部分上市公司、多数三资企业建立了信用管理部门。信用管理部门的一个重要职能是协调财务与销售,开展信用交易,防范经营和财务风险。 总之,信用等级证书是企业和个人重要的身份凭证。通过信用评级,有助于提升企业形象,在政府部门的资质认定、评比、政策扶持和招标等活动中,在企业的合作单位选择合作伙伴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对企业的融资、竞标、获取政府支持和合作对象的认可产生重要影响和帮助。

企业信用评级有什么用?

4. 企业信用评级有用吗?

企业信用评级有什么用?能给企业带来哪些好处?
一、投标通行证。近年来,国家政策大力倡导将企业信用评级引入到招投标活动中,各个省市积极响应,因此全国各地越来越多的招标方将信用报告作为企业投标的准入门槛,除此之外,在参与政府采购、申请政策补贴、申请各种资质等也都需要用到企业信用。
二、投标加分项。企业持有信用评级证书参与招投标,还可享有加分鼓励,企业信用等级越高,获得的加分就越高,一般AAA级加3分,AA级加2分,A级加1分。
三、信用身份证。由第三方信用机构出具的信用等级证书,具有一定的公正性和权威性,得到了社会大众的广泛认可,对企业来说就是一个真实可信的信用身份证,商业合作中更容易获取合作伙伴的信赖。
四、融资敲门书。企业在中标后,如需进行项目专项融资,信用等级高的企业更受银行青睐。
五、管理改善书。企业信用评级出具的信用报告,对企业的经营状况、财务状况、信用状况等都有着详细的数据分析和指标评估,内容客观公正,真实可靠,通过信用报告企业可以及时发现经营管理过程中的问题。
六、实力代言人。AAA级信用等级不仅仅意味着信用记录良好,还表明企业的经营状况佳,盈利能力强,资金实力雄厚,是企业实力的证明。
企业信用不仅是一种资本,一种资源,而且也是一种生产力,如果不把信用建设好,在市场竞争中,很可能会不堪一击。通过信用评级来提高企业信用的透明度,向社会展示企业的诚信品质,树立良好的信用形象,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5. 企业信用评级评什么?


企业信用评级评什么?

6. 如何区分企业信用评级和企业信用评估?

企业信用评级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包括信用评级的要素和指标、信用评级的等级和标准、信用评级的方法和模型等方面的内容。
企业信用评估,是对企业的信用情况做具体的评价和估计。
企业信用评级是静态的,企业信用评估是动态的;企业信用评级是企业信用评估的结果和结论,企业信用评估是企业信用评级的过程。
扩展阅读:

企业信用等级含义:
AAA级:AAA级企业为最高级企业,其还本付息能力最强。
AA级:AA级企业属高级企业,其还本付息能力很强,基本无风险。
A级:A级企业还本付息能力较强,尽管其还本付息能力易受内外部不确定因素不良变化的影响,但风险较低。
BBB级:BBB级企业还本付息能力一般,内外部不确定因素不良变化易弱化其还本付息能力,投资风险一般,是正常情况下所能接受的最低信用等级。
BB、B、CCC和CC级:BB、B、CCC和CC级企业属于投机级企业。BB级企业的投机性最低,CC级企业的投机性最高。投机级企业的还本付息能力在内外部不确定因素不断变化的情况下,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违约风险很大。
C级:C级企业濒临违约,其还本付息的能力极弱。
D级:D级企业属违约企业。

7. 企业信用评级如何分类?

0b7b02087bf40ad16593e01f5c2c11dfa8ecced2

分为九类

企业信用评级如何分类?

8. 企业信用评级如何评定

一、企业信用等级怎么评定
信用评级的对象一般可分为二类:即债券信用评级和主体信用评级。
借款企业信用等级划分为三等九级,符号表示为:AAA、AA、A、BBB、BB、B、CCC、CC、C。借款企业信用等级符号及其含义如下所示:



——AAA级:短期债务的支付能力和长期债务的偿还能力具有最大保障;经营处于良性循环状态,不确定因素对经营与发展的影响最小;
——AA级:短期债务的支付能力和长期债务的偿还能力很强;经营处于良性循环状态,不确定因素对经营与发展的影响很小;
——A级:短期债务的支付能力和长期债务的偿还能力较强;企业经营处于良性循环状态,未来
经营与发展易受企业内外部不确定因素的影响,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会产生波动;
——BBB级:短期债务的支付能力和长期债务偿还能力一般,目前对本息的保障尚属适当;企业
经营处于良性循环状态,未来经营与发展受企业内外部不确定因素的影响,盈利能力和偿债
能力会有较大波动,约定的条件可能不足以保障本息的安全;
——BB级:短期债务支付能力和长期债务偿还能力较弱;企业经营与发展状况不佳,支付能力不稳定,有一定风险;
——B级:短期债务支付能力和长期债务偿还能力较差;受内外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企业经营较
困难,支付能力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风险较大;
——CCC级:短期债务支付能力和长期债务偿还能力很差;受内外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企业经营困难,支付能力很困难,风险很大;
——CC级:短期债务的支付能力和长期债务的偿还能力严重不足;经营状况差,促使企业经营及发展走向良性循环状态的内外部因素很少,风险极大;
——C级:短期债务支付困难,长期债务偿还能力极差;企业经营状况一直不好,基本处于恶性
循环状态,促使企业经营及发展走向良性循环状态的内外部因素极少,企业濒临破产。
二、企业信用等级是什么意思?
信用等级是信用(资信)评估机构根据企业资信评估结果对企业信用度划分的等级类别,它反映了企业信用度的高低。西方国家划定企业信用等级,有的采用AAA、AA、A三类等级,也有的采用三类九级,即3A、3B、3C,通过划定企业类别来指导投资者的行为。中国企业的信用评估和划定等级的工作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一般只把企业划分为三类等级,有的地方采用国外的表示方式,即AAA、AA、A三类等级,有的则用中国的表示方式,称为一、二、三级企业。不同的信用等级,对企业在市场上筹资,获得银行贷款,其难易程度和条件会有极大差别。
三、评定内容
纳税信用等级的评定内容为纳税人遵守税收法律、行政法规以及接受税务机关依据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进行管理的情况,具体指标为:
(一)税务登记情况
(二)纳税申报情况
(三)帐簿、凭证管理情况
(四)税款缴纳情况
(五)违反税收法律、行政法规行为处理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