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与霜的成因区别是怎样的?

2024-05-13 11:43

1. 露与霜的成因区别是怎样的?

地面上的空气中含有水汽,当水汽的含量达到饱和时就会凝结出水滴来,这就是露;如果地表气温低至零摄氏度或零度以下,则水汽直接凝结为固体,即为霜。所以露与霜,都是在地面空气中直接形成的,并不是从高空下降的。
远在周代《诗经》里,就有“白露为霜”的诗句,说明当时人们已经认识到霜就是固态的露。东汉时期大文学家蔡邕曾明白地指出:“露,阴液也。释为露,凝为霜。”《五经通义》更直接地说霜是“寒气凝”结出来的,是从地面上来,并非从天空下降的。
就这一点,朱熹指出,古代的人说露凝结而为霜,现在观察下来,那是确实的。但程颐说不是,不知什么道理。古人又说露是“星月之气”,那是不对的。高山顶上天气虽然晴朗也没有露,露是从地面蒸发来的。

露与霜的成因区别是怎样的?

2. 露与霜的成因的区别在哪里?

地面上的空气中含有水汽,当水汽的含量达到饱和时就会凝结出水滴来,这就是露;如果地表气温低至零摄氏度或零度以下,则水汽直接凝结为固体,即为霜。所以露与霜,都是在地面空气中直接形成的,并不是从高空下降的。

3. 露与霜有什么不同?

露与霜的成因,又有不同。地面上的空气中含有水汽,当水汽的含量达到饱和时就会凝结出水滴来,这就是露;如果地表气温低至零摄氏度或零度以下,则水汽直接凝结为固体,即为霜。所以露与霜,都是在地面空气中直接形成的,并不是从高空下降的。
远在周代《诗经》里,就有“白露为霜”的诗句,说明当时人们已经认识到霜就是固态的露。东汉时期大文学家蔡邕曾明白地指出:“露,阴液也。释为露,凝为霜。”《五经通义》更直接地说霜是“寒气凝”结出来的,是从地面上来,并非从天空下降的。
关于这一点,朱熹也曾指出,古代的人说露凝结而为霜,现在观察下来,那是确实的。但程颐说不是,不知什么道理。古人又说露是“星月之气”,那是不对的。高山顶上天气虽然晴朗也没有露,露是从地面蒸发上来的。
看来,朱熹对别人讲过的话,既不一概是之,也不一概非之,而是根据自己的观察,摆事实,讲道理,这是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态度。
正因为人们懂得了霜的成因,所以也就有办法对付它。
南北朝时期的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一书中总结了许多科学知识,其中就有关于防止霜冻的办法:“天雨新晴,北风寒彻,是夜必有霜。此时放火作煴,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
这几句话很切合物态变化的道理。天雨刚晴,地面空气湿度必大。入夜后地面热量发散,温度降低,又遇冷风,气温易低至零摄氏度以下,空气中的水汽即凝为固态的霜。
如在田野上烧些柴草,一则发热提高气温;二则使地面蒙上一层烟尘,可以隔热,不使地面热量发散,保证温度不至降至零度以下,那就不会有霜了。这种行之有效的防霜办法,为历代广大农村所沿用。

露与霜有什么不同?

4. 露和霜成因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名露和霜成因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其实露的形成原因和过程与霜一样,只不过它形成时的温度在0°C以上罢了.
在0°C以上,空气因冷却而达到水汽饱和时的温度叫做"露点温度".在温暖季节里,夜间地面物体强烈辐射冷却的时候,与物体表面相接触的空气温度下降,在它降到"露点"以后就有多余的水汽析出.因为这时温度在0°C以上,这些多余的水汽就凝结成水滴附着在地面物体上,这就是露.、
露和霜一样,也大都出现于天气晴朗、无风或微风的夜晚.同时,容易有露形成的物体,也往往是表面积相对地大的、表面粗糙的、导热性不良的物体.有时,在上半夜形成了露,下半夜温度继续降低,使物体上的露珠冻结起来,这叫做冻露.有人把它归入霜的一类,但是它的形成过程是与霜不同的.
露一般在夜间形成,日出以后,温度升高,露就蒸发消失了.
在农作物生长的季节里,常有露出现.它对农业生产是有益的.在我国北方的夏季,蒸发很快,遇到缺雨干旱时,农作物的叶子有时白天被晒得卷缩发干,但是夜间有露,叶子就又恢复了原

5. 露和霜形成的条件有何不同?

露是水蒸气遇到冷的物体凝结成的水珠.
当物体表面的温度很低,而物体表面附近的空气温度却比较高,那么在空气和物体表面之间有一个温度差,如果物体表面与空气之间的温度差主要是由物体表面辐射冷却造成的,则在较暖的空气和较冷的物体表面相接触时空气就会冷却,达到水汽过饱和的时候多余的水汽就会析出.如果温度在0°C以下,则多余的水汽就在物体表面上凝华为冰晶,这就是霜.

露和霜形成的条件有何不同?

6. 露与霜有什么相同之处,有什么不同之处?

一、相同之处:霜和露的出现过程是雷同的,都是空气中的相对湿度到达100%时,水分从空气中析出的现象。
二、不同之处:
1、状态不同
露水是空气中的液态水,其中水汽凝结在地面上,霜冻是一种白色的冰晶,在地面辐射冷却的影响下,在冰点以下冷却,并在地面或物体上凝结。
2、形成原因不同
晚上或晚上形成露水的原因,地面或特征由于辐射冷却,使接近地面的空气层也冷却,当其温度降至露点以下时,空气蒸汽含量超过饱和度,在地面或地球表面会有水汽凝结,如果露点温度此时在 0°c,微小的水滴出现在地面或特征上;
霜冻是由冰晶组成的,是空气中的相对湿度达到 100%,空气中的水分沉淀现象,只有接近表面的温度小于 0°c,就会结霜。

3、水汽液化速度不同
露点(水汽液化成露的温度)高于冰点;傍晚或夜间,地面或地物由于辐射冷却,使贴近地表面的空气层也随之降温,当其温度降到露点以下,即空气中水汽含量过饱和时,在地面或地物的表面就会有水汽的凝结;
而冰点 (水汽冷凝霜冻温度) 低于冰点、傍晚或夜间,地面或特征由于辐射冷却而降低,使接近地面的空气层也冷却,当其温度降至露点以下时,也就是说,在空气中水汽含量太饱和,在地面或地球表面会有水汽凝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霜

7. 露和霜是怎样形成的


露和霜是怎样形成的

8. 露与霜有什么相同之处,有什么不同之处?

答:不同点:雾是液态的,是空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附着在空中的土壤颗粒、灰尘上形成的,属于液化;
露是液态的,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清晨温度比较低)形成的,附着在地面的花草树木上,也属于液化;
雪和霜是固态,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
四种物态变化的相同点是:都要放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