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2007年底,巴菲特持有10年以上的股票有哪些?

2024-05-18 11:44

1. 至2007年底,巴菲特持有10年以上的股票有哪些?

巴菲特持有10年以上的股票有可口可乐、麦当劳、吉列、迪斯尼、华盛顿邮报。 巴菲特的投资标准:1.必须是消费垄断。2.产品简单、易了解、前景看好。3.有稳定的经营史。4.经营者理性、忠诚、始终以股东利益为先。5.财务稳健。6.经营效率高,收益好。7.资本支出少,自由现金流量充裕。8.价格低廉。

求采纳

至2007年底,巴菲特持有10年以上的股票有哪些?

2. 巴菲特:“买入好的股票并长期持有”;但是他又说:“当一个股票显得便宜的时候,我就买入,当这个股票显

“买入好的股票并长期持有”是因为这个公司前景好,业绩持续增长。可以放心持有该公司的股票。如:可口可乐公司的股票。
“当一个股票显得便宜的时候,我就买入,当这个股票显得贵是时候,我就卖出”是因为在经过大跌或大涨后,股票的价格偏离了它自身的价值,有价值回归的趋势,这是从该公司值不值这个价格来分析的。

3. 巴菲特长期持有股票,他是靠股利盈利的吗

1.   公司如果盈利,股东赚的钱就是相应的百分数,例如:公司有200个股东,每个人持股 1  股,公司盈利200万。相当于每个人赚1万,这个数字就会反应在股价上。
2.   这就要求持股的公司会赚钱。
3.   巴菲特持股的可口可乐,IBM 都是盈利大户,巴菲特靠:公司盈利,公司市值就变大,自己的股份就增值,这样赚钱
4.  我们现在:有的公司不赚钱,靠炒作股票。股价短时间是上去了,然后长时间下跌,让投资人赔钱。

巴菲特长期持有股票,他是靠股利盈利的吗

4. 为什么巴菲特在投资股票上这么成功,请求一起探讨。

巴菲特的成功是多方面的,从两方面我聊一聊我自己的理解吧。
1、从投资理念上来说,巴菲特坚持买入那些经营状态良好、具有可观发展前景以及全心全意为股东着想的企业。巴菲特认为,买入股票就是买入企业,而不是买入一纸凭证那么简单。他说,你不能梦想着今天买入一只股票,下周就能立刻涨起来。要靠企业的成长和盈利带来收益,而不是股票价格的上涨。所以巴菲特坚持“买入并持有”策略,这为他带来了丰厚的回报(比如可口可乐)。但是巴菲特这一理念是基于其出色的企业分析能力和长远的眼光的,不是一般人都能够靠这一理念获得收益,如果不小心买入一只经营情况差的股票,放几年后不但没有任何收益,还有可能会被退市,血本无归。
2、从经营模式上来说,巴菲特通过“金融-实业-金融”互相循环、互相支撑的模式获得稳定、长久的收益。他收购保险企业,购买银行,从而获得稳定和丰富的现金流,从而能够不断扩大对实业的投资;又从实业企业中获得大量的回报,以支撑其金融帝国。如此良性循环,终而复始,没有终点。唯一的变化就是其资产的不断发展和膨胀。可以说,这样的经营模式是无法复制的,除了巴菲特鲜有人可以做到这一点。
总体上而言,巴菲特的成功最主要的还是在于其投资理念,以及其坚韧的性格。想想一个人捂住一个股票达到30年之久,看着股票涨了不骄不躁,看着股票跌了不慌不忙,但是却坚信自己的判断。这样的人能有几个?
有人说,巴菲特的投资理念不适合于中国。这显然是不对的。刘元生从1991年买入400万的万科股票,到现在没有卖过,市值已经超过12亿元,回报达到300倍。总之,学习巴菲特不能空谈,首先要从控制自己的人性开始,在别人贪婪时恐惧,在别人恐惧时贪婪。

5. 巴菲特自述:25岁,我做了一个价值500亿美元的决定

一次,有记者问巴菲特给年轻人哪些好的建议,他回答:“大量的阅读,我在9岁的时候就读完了图书馆有关财经方面的书籍,你不知道书什么时候有用,但是阅读非常的重要。”不要觉得这不过是句普通的励志鸡汤,巴菲特创建伯克希尔哈撒韦投资公司的缘起就来自于一本书《聪明的投资者》。这篇文章是股神巴菲特回忆他25岁时决定创建伯克希尔哈撒韦投资公司的故事。回忆你的25岁,在干什么?
 
 自从我拜读了本杰明·格雷厄姆的著作《聪明的投资者》之后,他便一直是我心目中的偶像。此后我一直想去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念书,因为他在那里担任教授。当我从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毕业,回到奥马哈,并开始推销证券之后,我仍没有忘记他。在1951年至1954年期间,我老是打扰他:经常写信给他讨论有关证券投资的想法。后来我收到了他的一封回信,他在信里说:“你下一次来纽约的时候,请来见我。”
 
 于是我就去见了他,他聘请我在他和杰里·纽曼共同负责运营的格雷厄姆-纽曼公司工作。我和当时已怀孕四个月的妻子苏茜及女儿一起搬到纽约州怀特普莱恩斯。每天早上,我上班都是坐火车到纽约市中央车站。我在那里工作的时间很短:第二年,当我25岁时,格雷厄姆先生告诉我说,他打算退休了。事实上,他告诉我的不止是这个消息,他还向我供应了接替他的机会:杰里的儿子米奇担任新的高级合伙人,而我担任新的初级合伙人。格雷厄姆-纽曼公司是一家规模非常小的基金公司——管理资金只有六七百万美元,但名气非常响。
 
 这是一个非常痛苦的决定。这是我接替自己偶像的机会——我甚至把我大儿子取名为霍华德·格雷厄姆·巴菲特,但我也很想返回奥马哈。那时大概有一个月的时间,我每天早上在上班途中都一直在考虑告诉格雷厄姆先生我打算离职。但是,我很难做到。
 
 问题是,当我从大学毕业时,我手里头有9,800美元,但到了1955年年底,我拥有的个人资金已增加到12.7万美元。我当时想,我要返回奥马哈,选修些大学课程,并且阅读大量书籍——我打算退休!我想我们每年有1.2万美元就够生活开销了,而凭借我已拥有的12.7万美元个人资产,我可以很轻松地赚到这笔生活费。那时我对我的妻子说:“复利能保证我会发财致富。”
 
 我的妻子和孩子先我一步返回奥马哈。而我则坐上汽车,在往西返回奥马哈的路上,顺道拜访考察那些我有兴趣投资的公司。我在宾夕法尼亚州黑泽尔顿停留了一下,拜访了杰都-高地煤炭公司。在密歇根州,我走访了当时正在运行破产清算的卡拉马祖炉灶公司。我去查看该公司待售的公司厂房看上去情况如何。我去了俄亥俄州特拉华市,查看格雷夫兄弟制桶公司(现在谁还知道制桶这门行业呢),该公司董事长与我会了面。我事先没有预约,只是顺道拜访而已。我发现,人们总是愿意与我交谈。所有这些人都对我给予了帮助。
 
 在奥马哈,我租了一幢房子,地址是安德伍德大道5202号,那时每月租金为175美元。我当时对妻子说:“我很乐意购买一幢住房,但那样做的话,就像是一个木匠卖掉了自己的工具箱了。”我不想用光我的所有资金。
 
 当时我还没有计划创办合伙制投资公司,甚至也没想找份工作。只要我可以自行操作投资,我就没有什么可以顾虑的。我当然不想再向别人推销证券了。但纯属机缘巧合,当时有七个人,其中包括我的一些亲戚,他们对我说:“你以前卖过股票,我们希望你能告诉我们该如何打理自己的资金。”我回答说:“我不打算再卖股票了,但我会像格雷厄姆和纽曼那样,建立一个合伙制投资公司,如果你们想加入的话,就可以加入。”我的岳父、我的大学室友及其母亲,我的姑妈爱丽丝,我的姐姐及姐夫,我的律师都签约加入。我也投资了100美元。这就是我创办投资公司的起步——纯属偶然。
 
 当我成立这家合伙制投资公司时,我们共进了晚餐,我花49美分购买了一本账簿,他们带来了各自投资的支票。我在收下他们的支票前,先向他们分发了用复写纸滕印的半页纸,上面列出了我所谓的基本原则。我说,“有关合伙制投资公司的法律文件有两到四页之多。对此不必担心。我会完完全全地告诉你们这些文件里有些什么内容,以后你们就不会有任何意想不到的相关问题。
 
 “但是,这些基本原则就是投资理念。如果你赞同我的投资理念,那么我们就开始吧。如果不赞同的话,我也对此表示理解。今后我不会告诉你们我们拥有哪些股票之类的事情。如果我因投资业绩出色而应该得到鲜花,那么我希望得到它,而如果我因投资业绩不佳而应该受到警告,那么我希望你们向我扔来的是鸡蛋。但如果我的投资下跌了5%,而市场却下跌了15%的话,那么我可不希望有人会向我扔鸡蛋,在这种情况下,我会认为自己应该得到鲜花。”我们把一切都谈清楚了,接着他们就把支票递给了我。
 
 我没有向外募集资金,但一些我不认识的人也开始向我寄来要求入股的支票。而当时在纽约,格雷厄姆-纽曼公司正在运行清算。在佛蒙特州有一位大学校长,他叫霍默·道奇,之前一直投资于格雷厄姆的基金,他当时问格雷厄姆:“本,我该如何处置我的资金呢?”格雷厄姆回答说:“嗯,这个孩子曾经在我这里工作过……”于是,道奇便开车来到奥马哈,来到我当时居住的那幢租来的房子,我那时25岁,看上去像是17岁,而举止像是12岁。他当时问我:“你现在在做什么呢?”我回答说:“我在帮我家人做这些投资理财的事情,我也会帮你做这些事情。”
 
 虽然当时我并没不知道,但25岁确实是我人生中的一个转折点。那年我在改变自己的生活,创建了我的第一家合伙制投资公司,而这家公司最终变成规模相当大的一家合伙制投资公司,它叫做伯克希尔哈撒韦。当时我并不害怕,只是在做自己喜爱做的事情,而现在我仍然在做这件事情。
 
 后来的故事家喻户晓:当了老板的巴菲特躲在家中埋头在资料堆里,每天只做一项工作,就是寻找低于其内在价值的廉价小股票,然后将其买进,等待价格攀生。这些股票果然为他带来了丰厚的利润。1957年,巴菲特掌管的资金达到30万美元,但年末则升至50万美元。1964年,巴菲特的个人财富达到400万美元,而此时他掌管的资金已高达2200万美元。巴菲特兑现了他的“百万富翁”狂言。

巴菲特自述:25岁,我做了一个价值500亿美元的决定